為進一步加強村級財務管理,規范村級資金收支行為,從2016年11月起,高淳區全面實施村級集體資金鎮街財政“零戶統管”工作。該項工作得到省財政廳、市財政局的高度認可,近期將在全省進行推廣。主要做法:
一是正本清源,實施村級資金“零戶統管”。村級資金統管是一項系統工程,政策性強、工作量大。針對村級資金大額現金支付普遍、原始憑證審核把關不嚴的問題,區財政局與人行首先對銀行賬戶開設明確要求,撤銷原來的一村一賬戶,各鎮(街道)在農商行分支機構開設專戶,集中核算村級集體資金收支。村(社區)一律不得另外開設銀行賬戶。同時,建立村級日常備用金制度,除規定限額外,所有貨幣資金必須存入銀行,不得坐支現金;資金結算除1000元以下的零星支出可以使用現金結算外,各項經濟往來業務必須通過財政辦理轉賬結算。
二是把握重點,嚴格資金支出審批權限。制定《關于規范村級經費支出審批程序的通知》(高財農村[2016]383號),明確經費支出程序和審批權限管理,使村組織財會人員有章可循。實施“零戶統管”后,村級所有支付款項必須取得真實合法原始憑證,繼續執行“四簽字一印章”規定,在財政支付環節,由財政專管員、包村干部進行支出合規性審核,之后鎮街行政負責人簽字審批。對手續不齊全的開支,一律不予支付。
三是各司其職,增強資金監管責任意識。區政府文件明確了部門對村級財務監管的職責,財政、農業、審計等部門積極推進村級資金財政統管工作,從根本上解決了制度執行不嚴的問題,使村集體資金管理真正做到制度管事,民主理財、財政支付、規范建賬,環環相扣,層層監督。鎮街一級對村級財務監管的責任主體也得以確立,鎮政府(街道辦事處)、業務主管部門(財政所、農經辦)、村集體經濟組織按照職責分工對本區域內的村級財務管理工作負責,并建立村級財務責任追究制度。
村級資金實施財政“零戶統管”,做到了“一個池子蓄水,一個口子放水”的資金管理模式,嚴密監管資金流向,嚴把資金審核關、支付關,解決了村組織收入不實、票據不規范等問題,但也存在一些問題:部分干部思想認識有待進一步提高;資金統管后鎮街財政所工作量驟增,業務經辦人員一時難以滿足工作需求,鎮街、村(社區)之間進展不平衡。
下一步,將對簽字審核審批程序進行精簡優化,切實減輕村級負擔;同時,組織農村會計業務培訓,提高會計人員素質;加強會計隊伍建設,及時補充人員力量;開發應用軟件,提高工作效率;加強工作督查,促進區村級財務管理再上新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