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財經9月3日訊 今日,2022年服貿會期間中國保險業高質量發展論壇召開,論壇主題為“護航經濟大盤 推動保險業高質量發展”。
中國保險行業協會黨委書記、會長于華表示,今年,服貿會上首次舉辦“中國保險業高質量發展論壇”,是為了全面展示保險業的發展成就,推動行業更好服務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資料圖片)
于華認為,當下保險市場穩健運行。首先,市場規模較快增長。2012年到2021年,我國保險業保費收入由1.55萬億元增長到4.49萬億元,年均增長12.55%;保險深度從2.98%上升到3.93%,保險密度從1144元/人上升到3179元/人。保險業總資產從7.4萬億元增長到24.89萬億元, 年均增長14.51%。
其次,產品結構不斷優化。2012年到2021年,商業車險收入所占財險比重從72.4%下降到56.9%,責任保險、農業保險收入所占財險比重分別從3.3%、4.4%上升到7.4%、7.1%。人身險公司健康險收入所占人身險比重從8.49%上升到22.6%,保障性不強的中短存續期產品和投資理財產品大幅下滑。
最后,國際影響穩步提升。2012年到2021年,我國保險業保費收入占全球市場份額從5.34%上升至12.20%。2017年,我國首次超越日本,一直穩居全球第二大保險市場。2021年世界500強企業排名中,我國10家保險公司入選。
此外,于華還提到保險業的保障功能顯著增強。首先是保障金額大幅提升。保險業堅持回歸保障本源,調整優化產品結構,增強保障屬性。2017年到2021年,保險業原保費收入從3.66萬億元增長到4.49萬億元,增長22.7%;與此同時,為實體經濟提供保險保障從4154萬億元增加到12146萬億元,增長192.4%;提供保險賠付從11181億元增加到15609億元,增長39.6%。保障金額和保險賠付增速遠高于保費收入增速。
其次是服務民生保障成效明顯。認真落實健康中國戰略,加快發展商業健康保險。2012-2021年,健康險賠付從298億元增長到4029億元,增長12.5倍,賠付額占衛生總費用比重從不足1%增長到5%。積極承辦大病保險業務,覆蓋12.2億城鄉居民,累計賠付超過6000萬人次。積極開發普惠性健康保險產品,截至2021年底,惠民保覆蓋人群達到1.4億人次。
最后是服務社會治理全面推進。大力發展農業保險,服務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戰略。2012年到2021年,農業保險保費收入從240億元增長到976億元,增長3.1倍;為農戶提供保險保障從9006億元增長到4.7萬億元,增長4.2倍。2020年,我國農業保險保費收入超過美國躍居全球第一。
截止2021年,住宅地震共同體累計為全國1621萬次戶居民提供風險保障6300億元。近年來,保險業為2019年“利奇馬”臺風賠付87.57億元,為2020年汛期水災賠付53.60億元,為2021年河南7.20強降雨造成的自然災害賠付97億元。
于華談到,當前險資優勢日益顯現。第一,保險資金運用余額較快增長,配置不斷優化。2012到2021年底,我國保險資金運用余額從6.85萬億增長到23.23萬億元,年均增長14.53%。保險資金配置不斷優化,銀行存款占比不斷下降,其他投資占比呈現上升趨勢。目前,保險資金已成為我國債券市場第三大機構投資者、股票市場第二大投資者、公募基金最大機構投資者。
第二,充分發揮保險資金長期穩定作用,服務實體經濟發展。近年來,持續推進保險資金運用規范化、多元化、市場化改革,穩步拓寬資金運用投資范圍,加大對實體經濟的融資支持力度。截至2021年末,險資通過股票、債券、股權等方式,服務實體經濟直接融資規模18.88萬億元,占資金運用余額的81.27%。
于華提到,保險業改革開放深入推進。首先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持續推進。穩步推進車險綜合改革,不斷提升農業保險保障范圍和水平,引導和規范互聯網保險、責任保險、保證保險等發展。加快推進市場化的人身險費率形成機制,大力發展商業健康保險,加強養老保險第三支柱建設。堅持普惠金融理念,積極為困難群體、老年人、靈活就業人員等提供保費低、保額高的保險產品。
其次是對外開放力度加大。近年來,保險業出臺了一系列保險業對外開放措施,穩步取消外資股比限制,大幅減少外資準入數量型門檻。國內首家外資保險控股公司、外資獨資人身險公司、外資獨資保險資管公司、外資養老保險公司等相繼成立。2012—2021年,外資保險公司市場份額從3.5%增長到7.8%。在北京、上海等地區,外資保險公司市場份額已達到20%。
于華認為,保險業風險防范持續加強。近年來,保險業緊緊圍繞打好金融風險防控攻堅戰,健全完善公司治理結構,加強風險內控和關聯交易治理。全面貫徹落實償二代監管要求,提升風險管理能力,促進行業轉型升級。積極培育風險為本的行業文化,完善三道防線,建立健全重大風險防范機制。充分發揮大數據、人工智能等保險科技作用,推進行業打擊非法集資、反洗錢、反欺詐等工作。深入開展保險文化宣傳,加強消費者權益保護。2022年第二季度末,納入會議審議的181家保險公司平均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為220.8%,平均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為148.1%。償付能力充足率保持在合理區間,風險總體可控。(以上根據演講速記,請以實際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