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中國網財經9月2日訊 2022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正在召開。中國人壽集團首席信息技術官趙峰在中國國際金融年度論壇上探討金融業數字化轉型的話題。
趙峰指出,對于數字化轉型的定義,中國人壽認為保險業的數字化轉型是以價值創造為目的,以數據資源、數據技術、數字生態為核心要素,重構管理模式、業務模式、數字生態、商業模式、治理形態、文化理念的系統性的變革。
簡單來看,保險業的數字化轉型有兩個方向。一個是對傳統保險業務數字化的升級,主要任務是基于人工智能、大數據、互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對傳統業務流程進行升級改造,轉型的落腳點是對業務的智能化的改造、服務模式的創新、技術架構的優化等。另一個方向是開展數字化保險業務的實踐,就是要面向數字時代新環境,推動服務架構和經營模式的數字化變革,重點是圍繞客戶的痛點,搭建生態的連接。
由此可見,保險業的數字化轉型不是單一的新技術應用和系統升級,其本質是技術和業務的深度融合的過程,是在數字化時代大背景下,科技由支撐走向引領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在大力提升科技能力的基礎上,重點聚焦數據資源的價值釋放,形成數字化運營體系,形成內外部的生態鏈接等方面的工作。
趙峰認為,保險業的數字化轉型要從三個維度來進行推進。首先是業務渠道的轉型,這也是當初移動互聯網快速發展的時候,金融業首先發力的一個點;第二個維度是業務運營和內部管理轉型,是講人工智能、大數據、流程機器人等新技術大力應用在運營管理、科學決策、合規風控等方面,目的是實現提質增效;第三個維度是產品和商業模式的轉型。在對客戶有深度洞察的前提下,通過平臺化、生態化的建設,形成更適應數字時代的保險產品和商業模式。這三個維度也代表了數字化轉型的程度和階段。主要涉及到智能營銷、渠道融合、產品創新、智慧運營等六大領域的相關內容。
趙峰還談到,從數字化轉型的能力要求來看有兩個角度,一個是從科技部門,一個是從業務條線。從科技部門來講,要構建敏捷的組織,以適應持續創新的要求,同時還要建立配套的創新機制和文化,形成內生長效的創新驅動力。
趙峰在提及中國人壽數字化轉型工作時談到,中國人壽從幾年前就開始積極探索轉型的道路,2017年提出科技國壽建設的“三級跳”戰略,逐步實現網上國壽到智慧國壽和數字國壽,分階段推進數字化轉型。在2018年和2019年,在系統內部分別印發了相關的一些頂層設計,提出“一轉六化三協同”的發展目標,將轉型的方向聚焦在構建數字化服務、數字化銷售、數字化產品、數字化管理、數字化生態方面。形成多方協同、全面推進的轉型態勢。在“十四五”期間,結合人民銀行金融科技發展規劃和銀保監會關于銀行業保險業數字化轉型的指導意見的貫徹執行,對自身的“十四五”科技發展規劃做了持續的深化。
除此之外,中國人壽將持續瞄準新技術、釋放新動能、推進新格局,加快推進數字化轉型,發揮好國有大型管理集團組織作用,為建設數字中國、發展數字經濟積極貢獻國壽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