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財經6月13日訊(記者 杜丁)今天,輝瑞旗下創新藥物、全球首個第三代ALK抑制劑博瑞納(Lorbrena,通用名:洛拉替尼片/Lorlatinib Tablets)在京開出首批處方,標志著ALK陽性晚期非小細胞肺癌(NSCLC)全球創新療法已正式惠及我國患者。
今年4月27日,國家藥監局正式批準博瑞納單藥適用于間變性淋巴瘤激酶(ALK)陽性的局部晚期或轉移性NSCLC患者的治療,成為我國ALK陽性晚期NSCLC治療史上重大里程碑式突破。
(資料圖)
趙軍教授開出首批處方
資料顯示,在中國,肺癌高居發病率和死亡率首位。NSCLC是最常見的肺癌類型,NSCLC患者中約有3-7%的患者具有ALK基因突變,是肺癌亞型中患者人群相對較少的一類。ALK陽性晚期NSCLC患者平均年齡在52歲,數據顯示:約20-40%的ALK陽性晚期NSCLC患者在初診時就已發生腦轉移,且發生率隨時間延長而升高,對患者生存帶來嚴峻挑戰。
然而ALK基因突變又被稱為“鉆石突變”,這類患者對于靶向藥物效果較好,隨著ALK抑制劑的出現,ALK陽性NSCLC患者的疾病進展獲得了很好的控制。據北京大學腫瘤醫院胸部腫瘤中心副主任趙軍教授介紹,國內一代、二代ALK抑制劑先前已接連上市,但是目前針對ALK陽性NSCLC的傳統治療中,仍有顱內病灶不能得到完全緩解,和獲得性耐藥的問題,尤其是常見的難治性G1202R突變。“博瑞納的上市,可以更好地滿足患者對于顱內治療和耐藥后治療需求,從而緩解疾病進展,提高患者生命質量。希望洛拉替尼能夠盡早通過進入醫保,提高患者可及性,惠及更多中國患者。”
博瑞納是專為穿透血腦屏障和抑制ALK耐藥突變而研發,洛拉替尼三期臨床試驗CROWN研究數據也證實了洛拉替尼在顱內療效和抗耐藥這兩方面相比其他ALK TKI有突出優勢,近期美國癌癥研究學會(AACR)公布的臨床研究數據表明,博瑞納一線治療ALK陽性NSCLC的中位無進展生存期(PFS)突破三年,到第三年的無進展生存率可以達到63.5%,且曲線趨于平緩,有望獲得更長的中位PFS。對于基線無腦轉移的患者,接受博瑞納治療3年無顱內進展率高達99.1%,有效阻遏腦轉移發生。對于基線有可測量腦轉移的患者, 顱內完全緩解率高達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