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新聞有觀點 | 集體商標獲批注冊 “莆田鞋”如何轉身?往哪走?
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有觀點》報道,日前,“莆田鞋”集體商標獲得國家知識產權局批準注冊,有效期至2032年2月27日。據了解,這是福建省首個以市級行政區劃地名命名的鞋業集體商標。業界人士認為,這一商標的批準注冊,標志著莆田鞋業從“莆田制造”向“莆田創造”轉變。
未來的莆田鞋業能否成功摘掉“山寨”“高仿”的標簽?“莆田鞋”又將如何走好產業轉型升級之路?中國之聲《新聞有觀點》對話相關當事人。
商標申請代理人:商標注冊只是第一步,鞋企都“用”才能加強品牌“顯著性”
福建省南方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受莆田市鞋業協會的委托,代理了“莆田鞋”相關商標的注冊申請。公司總經理黃長華對《新聞有觀點》講述了申請過程:去年6月受委托提交申請,11月27日通過初審,經過3個月的初審公示時間后,在今年的2月28日成功注冊,全程大概用了8個多月。
“莆田鞋”圖形集體商標以一根鞋帶為構圖創意,勾勒出“莆田”兩字的拼音首字母“P”和“T”,圖形“P”拔地而起、“T”向上延伸,既體現鞋的特征,也寓意著莆田鞋業轉型升級的決心和信心。黃長華認為,一方面,地名首字母能夠代表莆田的地域特征;另一方面,鞋帶與制鞋產業相互呼應,可以體現產品的品類特征。
黃長華介紹,“莆田鞋”共單獨申請了四個商標,共有兩個圖形商標和兩個文字商標,但只有“PT”圖形商標通過審批,被駁回的文字商標為“莆田鞋”“PUTIAN SHOES”。黃長華表示,縣級以上的行政地名,一般不會被核準注冊為普通商標。文字商標想要注冊成功需注冊為特殊地理標志,而這種注冊要求品牌具備較高知名度、國家政策支持等特殊要求,這還需要長久努力。
黃長華表示,做好一個品牌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商標注冊只是最基礎的前提,而后期的宣傳推廣才是最重要的,需要努力才能將品牌做大做強。黃長華表示,現在最擔心的就是大家不去用這個品牌,“顯著性是在使用中形成的”,如果每個企業都加入其中,不久的將來一定能夠把這個品牌打造得更好。
“莆田鞋”品牌管理者:商標授權“嚴進嚴出”,推行自主品牌“1+N”模式
“莆田鞋”相關注冊商標所有權屬于莆田鞋業協會,莆田名品品牌管理公司負責品牌運營。公司負責人林勇告訴《新聞有觀點》,圖形集體商標注冊剛剛注冊成功,已經授權了16家莆田鞋企使用該集體商標。這16家鞋企幾乎都是當地有自主品牌的頭部企業,但基本上都以代工為主營業務。做集體商標的目的就是希望“鼓勵更多的企業參與到自主創牌的過程中來”。
林勇表示,“嚴進嚴出”將是莆田商標使用機制的審核原則。目前,莆田市共有4200多家制鞋企業,但是規模以上企業只有400多家,更多都是規模以下的小微企業。這些企業規模較小,生產線少,大部分沒有自主品牌。因此對于小微企業的集體商標授權,會根據具體情況適當放寬條件,同時逐步引導小微企業補足自身“短板”。但是,已經獲得授權的鞋企一旦涉及違法行為或發生重大質量事故,都會被取消授權。
上世紀80年代,莆田就開始為國際知名品牌的鞋企代工,也逐漸形成了灰色產業帶。近年來,隨著原材料和勞動力價格的上漲,國際品牌的代工訂單逐步向東南亞國家轉移,我國代工企業的利潤空間受到擠壓。與此同時,國內也越來越重視對知識產權的保護。在林勇看來,這都是“莆田鞋”想走自主品牌道路的背景。莆田鞋業申請注冊集體商標,是想要以自主品牌身份進軍國內市場,實現轉型升級。
林勇毫不諱言,“莆田鞋”的發展短板在缺乏設計思維和營銷不足這兩方面。未來,“莆田鞋”將推行“1+N”的創牌模式,“1”是母商標(圖形集體商標“PT”),各個鞋企的自主品牌為子商標,也就是“N”,“1+N”共同推行“莆田鞋”的原創產業發展。現在,已經有四五家企業在同他的公司共同探討“1+N”的合作模式,他也希望有更多優秀的莆田鞋企可以參與進來。
已獲授權的莆田鞋企:官方“背書”提高企業自信,找準賽道打造冒尖品牌
莆田嘉源鞋業有限公司是已經獲得集體商標授權的16家公司之一,副總經理肖方介紹,拿到授權有一個基本的門檻——自主品牌。獲得授權的企業,其產品會掛上“莆田鞋”的官方吊牌,將來還會在吊牌上增加二維碼,掃碼可以溯源產地、材料等基本信息。
肖方認為,有了“莆田鞋”相關的圖形集體商標,也就相當于官方“背書”,會極大提升企業做自主品牌的信心,希望“莆田鞋”能以高能、高品質打破消費者的負面印象。肖方說,“質量上莆田鞋肯定沒有問題”,其生產標準甚至高于國家標準。但是“莆田鞋”想要提高品牌知名度,就必須做出自己的風格和特色,在設計上做到原創,杜絕侵犯他人知識產權的行為。目前,大部分莆田鞋企對使用“莆田鞋”集體商標還在觀望之中。
肖方介紹,他所在的嘉源鞋業自2008年創立以來,一直都以代加工為主營業務。2011年開始嘗試探索自主品牌,但由于缺乏電商運營經驗,到2014年時虧損達到了3000萬元。2016年至2017年和精品類電商平臺合作,但是銷量也在近年回落。今后,不必“單打獨斗”,在和“莆田鞋”品牌運營公司的合作中,嘉源鞋業可以得到很多具體幫助。目前,嘉源鞋業已經入駐了京東的“莆田鞋”集合店,在產品設計和營銷方面和當地“莆田鞋”品牌運營企業也有很多溝通交流。
肖方表示,有了“莆田鞋”的統一商標,接下來的工作重心是把產品做好,用好設計、高品質打破消費者對莆田鞋業“山寨高仿”的刻板印象,用最具有性價比的產品讓更多的消費者了解莆田鞋。“做鞋是很長的賽道”,希望能在一些細分領域,做出家喻戶曉的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