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經理 周宇
長期以來,股債順應經濟周期的變化呈現出蹺蹺板效應。近期股市跌了,那債券能買了嗎?
基于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我們認為當前債券確實值得參與。
第一,中國經濟擴張的速度正在放緩。中國經濟經歷了疫情期間的需求大幅下滑,到疫情后的快速恢復與反彈,已經上升到一個非常高的水平。
2020年底,房地產銷售、乘用車銷售以及出口的單月同比增速,分別達到15%、8%以及20.6%的峰值,然后逐步放緩。同時,代表經濟景氣的PMI指標連續3個月回調,預示經濟上升的熱度有所下降。一旦經濟的擴張活動跨過臨界點,就會迎來債券投資的較好時機。
第二,國內流動性依然合理充裕。雖然投資者普遍擔心全球流動性回收,但這可能是一個長期的問題。至少在短期內,相信各國央行要看到疫情和經濟兩個變量的顯著改善才會采取實質性行動,而國內貨幣政策早已經從疫情模式調整到正常模式。
在全球經濟和疫情發展仍面臨不確定性、國內經濟高位放緩的前提下,貨幣政策難有進一步收緊狀態。面對市場的質疑,央行也多次重申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將貨幣市場利率維持在較低的水平。未來一段時期,當前的貨幣政策依然會延續,對債券市場形成有利的支撐。
第三,通脹可能沒有預期的那么強。全球大宗商品和美債利率的上行放大了投資者的通脹預期。但總體來看,這些現象既有流動性的因素,也有結構性的因素。隨著疫情后需求爆發的高峰過去,供給逐步恢復,漲價因素有望得到緩解,這也將對債券市場形成正面反饋。
整體而言,我們對未來的債券市場較期待。但仍需注意一些不確定因素:比如疫情打亂了經濟周期本身的節奏,經濟短暫調整后企穩回升,海外政策和經濟超出預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