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315 國際消費者權益日又將來到。在保護消費者權益各項工作中,建立政府主導、企業自治、行業自律、社會監督、消費者參與相結合的社會共治,形成維權合力,是改善消費環境重要支撐體系。食品安全一貫是消費者和市場建設關注的重點話題。
營養健康產業在積極落實國家各項政策和要求的同時,重視創新依托技術,勇于承擔企業社會責任,加強全球合作機制,關注消費者健康教育,積極打造放心消費環境。
中國營養保健食品協會聯合中國網財經正式推出“食話說”品牌欄目,旨在保護消費者權益、營造放心消費環境、創建健康產業平臺,樹立營養健康產業正能量。本期“食話說”欄目中國營養保健食品協會將通過部分副會長單位的故事述說行業的努力。
“食話說”對您“實話說”,講述營養健康食品產業的發展故事,打造消費者互動交流平臺,走進產業的精彩升級,提高消費者對產品的信任度,為“健康中國”共同前行。
中國網財經3月11日訊(記者 段思琦) 大米是人們常吃的食物。東北大米、泰國香米等這些不同產地的大米不僅風味不同,并且形成了一定的品牌效應,也因此成為假冒、摻偽的重災區。
在位于中國北京的瑪氏全球食品安全中心,高級研發經理彭虹博士專注于食品完整性研究,致力于減少食品污染并確保食品的真實性,她的團隊聯合貝爾法斯特女王大學全球食品安全研究所(IGFS-QUB)、安捷倫科技有限公司和其他機構的研究人員,建立了大米真實性聯盟計劃。
植物的元素組成會受到土壤特性和農業實踐的影響,因此可以使用分析化學技術來確定原產地?,斒鲜嘲仓行难芯苛酥袊饕乩碚J證(GI)大米品種的差異。他們直接從供應商收集大米樣品,并使用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法(ICP-MS)進行分析,以定量檢測金屬和非金屬元素的濃度。通過識別關鍵的元素標記物,可以為每個品種的大米創建難以復制的獨特“指紋”,然后就可以對來樣大米進行成分分析并與已知成分進行比較,以驗證樣品的原產地。
ICP-MS方法是食安中心的第一個非靶向指紋識別方法,可用于對瑪氏供應鏈中的其他關鍵商品(如印度香米)進行真實性驗證,或解決其他挑戰,例如重金屬污染(如大米中的砷)。不同國家面臨著截然不同的食品摻假挑戰,通過大米真實性聯盟計劃,三家機構在中國、印度、越南和加納實施的定制解決方案對這一“指紋識別”工具包進行了調整,以應對每個國家不同的挑戰。一旦得到充分驗證,這些技術便可應用于世界上任何一個大米產地。
“我們深知自己無法獨力解決全球大米摻假問題。大米真實性聯盟證明了全球合作的價值,我們需要共同努力解決這些問題。通過這個聯盟,我們齊心協力創建了一套可定制并應用于不同地區和原材料的分析解決方案?!迸砗绫硎荆骸艾斒弦恢痹谂U展可用于確保食品真實性的工具包,并推廣可應對全球食品摻假挑戰的實用措施,最終目標是保障每個人與寵物的食品安全?!?/p>
重點關注:食品安全國際標準是食品貿易全球化的產物,縱觀全球,無論在發展中國家還是發達國家,食品安全問題都備受關注。中國政府始終高度重視食品安全,創新食品安全多邊合作機制,促進食品安全合作交流。充分發揮食品產業優勢,探索食品安全治理新思路,探尋食品安全合作新領域,著力營造公平有序的營商環境,不斷滿足食品安全新期待。營養健康產業積極開展全球合作機制,關注食品安全,立足專業研究,打造健康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