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惡性腫瘤已成為危害國民健康的頭號殺手和重大公共衛生問題。但一直以來,腫瘤診療等大病的治療都聚集在北上廣的大型醫院,地方診療水平受限。如何把大型醫院先進的診療經驗推廣到地方縣域醫院,提升縣域腫瘤規范化診療水平,成為提升腫瘤診療水平的關鍵突破口。
在今年兩會上,全國人大代表、中華醫學會腫瘤學分會副主任委員、北京大學腫瘤醫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大學首鋼醫院院長顧晉,結合自身職業和醫療行業高質量發展趨勢,帶來了與腫瘤診篩相關的建議。
聚焦高質量發展,試點推行腫瘤診療規范,整體提升腫瘤診療水平
顧晉提出了“試點推行腫瘤診療規范化,整體提高腫瘤診療水平”的建議。
顧晉說,雖然目前北上廣的大醫院對于腫瘤的診療工作相對規范,但是在大量縣級醫療機構還有很多需要改進的地方。以結直腸癌為例,根據中國結直腸癌診療規范(2017)調查報告,1/3基層醫生對指南規范不了解,縣級醫院在治療結直腸癌時對診療規范不知曉,導致基層醫生診療結直腸癌沒有臨床分期,造成直腸癌治療不足、結腸癌過度治療等問題。而除了基層醫院,大型綜合醫院對規范應用狀態也令人擔憂。
顧晉認為,通過醫療機構的信息化建設改造,實現腫瘤規范化診治切實可行。他建議國家制定相關政策,將醫院的腫瘤規范化診療納入醫保結算考核,促進“癌癥診療規范”在醫療機構通過信息化手段落地,惠及縣域醫療機構的廣大基層腫瘤患者。
醫療保障關乎人民群眾切身利益,是基本的民生工程。當前,“十三五”時期醫療保障改革發展取得突出成效,今年作為“十四五”計劃的開局之年,推進醫療行業高質量發展和安全改進已成為時代發展的必然要求。
十四五“健康中國”的目標之一是,人均預期壽命再提高1歲。雖然只有一歲,但卻目標艱巨,作為一名腫瘤醫生,顧晉所要做的工作是延長腫瘤患者的生命。顧晉認為,要盡快推廣腫瘤規范化診療的落地,腫瘤診療的規范化是提升中國腫瘤診療水平、提升腫瘤患者五年生存率的關鍵手段之一。
安想腫瘤規范化診療平臺用信息化助力腫瘤診療規范化
安想智慧醫療作為近年來迅速崛起的醫療信息化力量,一直專注于用信息化的力量賦能醫療,造福患者。2019年6月,安想智慧醫療與中國農工民主黨中央醫衛委會、中國抗癌協會大腸癌專委會、北大首鋼醫院聯合發布的“中國結直腸癌腫瘤規范化診療平臺”在北大首鋼醫院成功上線運營。
圖片來源:腫瘤診療規范推廣應用專家委員會發布會現場
平臺主要包括規范化診斷、規范化治療、智能臨床輔助決策、腫瘤患者360度視圖等四部分,將復雜而難以執行的規范指南轉換成了易操作智能的軟件平臺。
腫瘤規范非常復雜,單純憑醫學教育是不能完成的。顧晉院長表示,“我們把臨床指南、規范鑲嵌在信息系統里,讓信息管理醫生的醫療行為,用醫保來管理醫院,再由政府來管醫保。這樣的思路最終會讓我們的病人獲益。”
國家要求大病不出縣,通過建立系統平臺,可以讓基層醫院癌癥實現診療規范化,與大醫院的治療效果一樣,讓縣里的老百姓也可以享受和北上廣一樣的醫療服務,這也是“十四五”規劃加快建設分級診療體系的題中之意。
2020年11月20日,腫瘤診療規范推廣應用專家委員會在京成立,會上,安想智慧醫療作為首批理事單位成員,與專家委員會共同發布了《國家衛健委中國結直腸癌診療規范2020版》,翻開了中國腫瘤規范化診療的新篇章。
未來,安想智慧醫療將攜手更多醫院和合作伙伴,通過科技手段重構中國癌癥診療流程,致力于將臨床指南貫穿腫瘤規范化診療全流程,提升中國腫瘤診療規范化的高質量發展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