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政協委員、陶然居集團董事長嚴琦表示:推動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民營企業義不容辭,但調研中發現,民營企業參與鄉村振興和“萬企興萬村”行動,還有一些瓶頸問題亟待解決。
一是政策“空白”。盡管《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明確指出,“要加快制定鼓勵引導工商資本參與鄉村振興的指導意見,落實和完善融資貸款、配套設施建設補助、稅費減免、用地等扶持政策,明確政策邊界,保護好農民利益。”但目前相關具體政策措施還沒有出臺,細化方案還需盡快制定。
二是要素“欠缺”。包括土地要素制約擴大生產規模、集體土地或流轉用地無質押權,交通制約以及生產生活用水、用電、用氣緊張等制約。
三是人才“短板”。絕大部分青壯年勞動力外出打工,留在農村的老人、婦女居多,返鄉創業青年不多。即使專門培訓過技能返鄉人員,很大一部分仍舊“不辭而別”,留不在鄉下。
為此,嚴琦建議要加快制定鼓勵引導工商資本參與鄉村振興的指導意見,特別是抓緊出臺鼓勵支持民營企業參與鄉村振興戰略的相關政策措施。要著力強化要素保障,從土地供應、設施配套、企業服務等方面,為民營企業參與鄉村振興提供便利;允許農村集體土地流轉抵押,有關金融機構要為涉農產業項目提供低息貸款、配套再貸款、農業專項貸款的利率優惠,緩解涉農民營企業融資難等。要鼓勵民營企業開展農村技能培訓工作,支持企業開展農村致富帶頭人、農業實用技術等技能培訓,對企業開展的培訓支出給予必要補貼,同時給予稅費減免,對吸納就業人數達到一定數量的及時給予社保優惠和失業保險返還等。
她還建議要幫助農業企業拓展銷售渠道,開辟“綠色通道”,優先支持農業企業和新型農村經營主體的優質產品申報地方優秀品牌,認證綠色、有機、地理標志農產品。允許農業企業在大型批發市場、城市超市和社區門店設立特色農產品專賣點和公益專柜;對銷售活動中產生的直播電商銷售費用給予全額補貼,對農產品交易參展費給予不低于補貼;免征企業銷售扶貧產品增值稅和所得稅。
嚴琦特別提到要支持餐飲龍頭企業參與鄉村振興。她認為,餐飲企業是農業產品的消費終端,需要給予大力支持,發揮好龍頭企業的帶動效應。要大力推廣“政府+科技+金融+餐飲龍頭企業+合作社+貧困戶”六位一體股份合作模式。金融機構要給予參與鄉村振興的餐飲龍頭企業2-3年的涉農信用貸款支持或低息貸款支持,允許餐飲龍頭企業按照西部大開發15%的所得稅優惠稅率進行繳納。餐飲龍頭企業在農村地區的生產生活用水、用電、用氣可以按照成本價格結算。應當優先支持餐飲龍頭企業參與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和旅游開發。政府對餐飲企業涉農、餐、旅的產業投資項目,以及在農村建立的農業產業種養殖基地,要給予50%的項目啟動金,并提供全額的農業保險補貼,在房產稅和土地使用稅給予減半征收的稅收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