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中,解決好“三農”問題仍是重中之重,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懂農業愛農村親農民,讓農業成為有奔頭、含金量高的產業,讓農民成為有尊嚴、有吸引力的職業,讓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全國政協委員、青海省工商聯專職副主席李青對記者說,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既是鞏固脫貧攻堅勝利成果的必然之舉,更是實現以人為本的新型城鎮化的必經之路。
對此,李青建議強化發展規劃引領。按照集聚提升、城郊融合、特色保護和搬遷撤并分類,制定實用性的鄉村發展規劃,推動城鄉區域融合循環發展。準確把握鄉村的個體差異性和發展走勢,明確鄉村高質量發展目標,統籌發展與建設,實現理念等值。
她還建議培養新型職業農民。沒有鄉村人才的振興,鄉村振興就缺乏支撐。要著眼提高農民素質和技能,加快建立職業農民制度,完善配套政策體系。拓寬新型職業農民來源,以激勵機制鼓勵農民、大學生等多層次人員主動參與農業及外出農村人口返鄉就業,促進農業市場經濟主體多樣化,培養不同農業技術的“土專家”,讓農民成為令人羨慕的職業,實現身份等值。
她還建議提升農村土地價值。落實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長三十年政策,嚴守永久基本農田紅線,做到“有地可種”的同時,通過土地確權后的自愿、合理流轉,把鄉村土地變成農民的一項資產,農民成為企業的股東,建設以市場經濟為導向、以利益機制為聯結、以企業發展為龍頭的現代化農業,使農民從財產性收益和產業資本投入中獲得穩定性收益,開啟綠色轉型,破除環境束縛,實現土地等值。她還建議實施鄉村建設行動。推動城鎮化與鄉村振興協同發展,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就地城鎮化和以縣域為單元的城鄉統籌發展。“民族要復興,鄉村必振興,關鍵在人興。”李青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