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人才是關鍵。少數民族地區推進鄉村振興,更需要注入新的活力,年輕人回歸鄉村便是活力的來源之一。如何吸引年輕人回歸鄉村,助力鄉村振興呢?全國政協委員、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建水紫陶燒制技藝項目云南省代表性傳承人田靜認為,非物質文化遺產技藝傳承是非常有效的途徑。
為此,在2020年全國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上,田靜就提交了關于《少數民族地區職業學校增設非遺技藝專業》的建議。在經過一年的深入調查研究,今年,田靜又提出了在少數民族地區中等職業技術學校(職高)增設非遺技藝師資的建議。
她表示,非物質文化遺產在鄉村有著強大的生命力及廣泛的影響。當前,少數民族地區中等職業技術學校(職高)的硬件建設已初具規模,各類技能培訓加快推進。通過在職業技術教育體系設置非物質文化遺產技藝專業并保障師資隊伍建設,并逐步完善非遺技藝在職業技術學校的實施,必將成為少數民族地區鄉村振興的人才動力源。
田靜建議,由縣級以上人大的專門委員會認定所轄區域的職業技術學校非物質文化遺產技藝專業師資資格。已經公示的國家級、省級代表性傳承人有資格同時擔任非遺技藝專業的師資資格(雙師型)。同時,縣級以上民族宗教事務委員會要將非遺的師資納入少數民族人才范疇提供培養機會以及生活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