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財經3月5日訊 2021年3月4日,中國燃氣(00384.HK)公告稱,公司與中國石油化工集團有限公司(下稱中國石化)訂立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將在天然氣采購、LNG接收站利用、終端燃氣項目、油氣(天然氣與氫氣)站和充電樁以及液化石油氣(LPG)等各業務進行全方位深度合作。
從近期市場動作來看,多重政策目標及上游供應的放量趨勢下,天然氣與液化石油氣銷售會是城市燃氣公司收入及利潤快速增長的核心引擎。中國燃氣在這一領域占據穩固領先地位,城市燃氣業務的價值或將得到進一步釋放。
與中石化強強聯合 充分發揮戰略協同效應
根據雙方簽訂的戰略合作框架協議,中國燃氣與中國石化將重點在三大領域展開戰略合作,分別是天然氣業務、液化天然氣(LNG)和液化石油氣。
在天然氣業務方面,雙方將共同研究合作組建天然氣貿易公司,并按照中國燃氣需求,從中國石化天然氣資源池中進行統一采購。雙方亦將共同研究合作組建暫定由中國燃氣控股的合資公司,負責并購終端燃氣公司和獲取特許經營權等項目。
在液化天然氣(LNG)方面,中國石化將支持中國燃氣參股其新建的 LNG 接收站項目,中國燃氣將按權益享有 LNG 進口資源的接卸窗口期,有助于盡快實現集團 LNG 進口的戰略布局。此外,集團將利用其地方城市燃氣、沿海進口 LNG 貿易及陸上 LNG 物流優勢,發揮中國石化加油站/加氣站佈局,雙方共同合作開發油氣/充電樁合建站、LNG 中轉庫及相關物流運輸體系等,協力發展交通能源業務。
在液化石油氣方面,中國燃氣作為國內規模最大的縱向一體化 LPG 業務運營服務商,未來將會與中國石化在 LPG 貿易、物流領域深化合作,包括共同推進成立全國 LPG 進口商協會,協調對外采購,推動中國 LPG 進口價格指數的制定和應用。雙方亦將共同研究投資建設沿海、沿江的液化烴公共庫區,以及建立液化烴資源供應合作的可行性。中國燃氣亦可讓中國石化租賃和使用集團所屬碼頭和庫區,為中國石化 LPG 資源上岸經營提供支援。
與中石化的合作將共同推進中國天然氣全產業鏈發展有著積極的戰略協同效應。同時,通過參股中國石化的現有LNG接收站,享有LNG進口資源接卸窗口期,有利于本集團加速實現LNG資源的規模化進口,進一步優化天然氣氣源,降低購氣成本,提升保供能力。
中國燃氣表示,此次合作,對雙方共同推進中國天然氣全產業鏈發展有著積極的戰略協同效應。同時,通過參股中國石化的現有LNG接收站,享有LNG進口資源接卸窗口期,有利于本集團加速實現LNG資源的規模化進口,進一步優化天然氣氣源,降低購氣成本,提升保供能力。
對此次與中國石化達成的全方位戰略合作協議,中國燃氣集團主席及總裁劉明輝先生表示,此舉將為集團的可持續快速發展實現重大突破。一方面, 集團將加快實現與大型石油天然氣公司在集團層面的直接統一采購天然氣資源,利用已建成的接收站,加速集團的 LNG 進口步伐促進天然氣氣源多元化,降低購氣成本,提升保障供應能力;另一方面,雙方在 LPG 資源供應,貿易與物流等各方面的全面合作,將加強集團在 LPG 上中下游的廣泛布局,極大地促進碼頭、庫區等資產的利用率,實現貿易與終端、終端與全新的智能微管網的全產業鏈快速發展。
政策加持 中燃分享燃氣領域全業態的增長紅利
國內油價延續大漲,“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承諾、“十四五”政策紅利不斷釋放,2021年中央一號文件《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意見》力推燃氣下鄉,支持建設安全可靠的鄉村儲氣罐站和微管網供氣系統,近期釋放的許多市場信號印證,2021年或是中國天然氣與LPG行業長足發展的一年。
在多重政策目標以及上游供應的放量趨勢下,天然氣與LPG銷售或將是城市燃氣公司收入及利潤快速增長的核心引擎。中國燃氣在這一領域占據穩固領先地位,城市燃氣業務的價值有待進一步釋放。尤其是,中國燃氣的業務應用場景廣泛,且因地制宜,如北方和東北地區推行“煤改氣”,南方地區推行“智能微管網”,都在當地實現了深入滲透,進而有望分享燃氣領域全業態的增長紅利。
2021年,中央一號文件再次聚焦三農,首次提出“農村微管網”的概念,而在這一領域,中國燃氣積累了行業領跑的優勢,將為中燃打來更大的增長空間。
相比北方鄉鎮的“煤改氣”,智能微管網業務具有輕資產、依賴政府補貼程度小、回款快、利潤率高等優勢。參考中國燃氣在北方鄉鎮“煤改氣”市場中50%以上的占有率,券商預測微管網業務或至少能夠為中國燃氣帶來1000-2000萬戶的新增接駁用戶,未來每年年有望在城市燃氣新接駁基礎上再多接駁200萬戶。
市場資料顯示,中國燃氣已在國內投資600多個擁有專營權的管道燃氣項目,項目遍及全國三十個省市自治區,擁有城市天然氣與液化石油氣用戶5000多萬戶,成為中國最大的跨區域城市管道燃氣運營商。同時,其已成功構建出以管道天然氣業務為主導,液化石油氣、液化天然氣、車船燃氣、分布式能源、天然氣熱電、合同能源管理服務以及燃氣設備、廚房用具制造、網絡電商并舉的全業態發展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