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報北京3月4日訊(記者 高眾)“截至2020年3月,我國在線教育用戶規模達4.23億。受政策利好和新冠疫情雙重推動,我國在線教育呈現井噴式發展態勢,在線教育注冊企業數從2011年的15萬家增加至2020年的70萬家。”全國政協委員、北京理工大學光電學院教授王涌天認為,疫情使在線教育發展迎來了重大機遇,也帶來了超速發展的不適應之癥,尤其是資本的大規模介入引發了諸多問題。
王涌天指出,在線教育平臺充斥大量誘導性廣告,“重營銷輕師資”“低價獲客”等經營策略使在線教育的質量難以保證,部分在線教育產品還存在隱私泄露隱患。
“教育、市場監管等部門要聯動起來,加強對在線教育公司的監管,確保在線教育健康發展。”王涌天建議,相關部門應對在線教育服務機構的辦學資格、教學內容、教師資質、教育質量進行數字管理和分析,對學生的學習數據進行智能化采集和分析,利用“互聯網+”手段加強對校外在線培訓機構準入、備案審查和綜合治理。同時,還要加強教育領域的網絡安全和數據安全監管,政府制定政策標準,行業提供技術保障體系,學校提供安全指南和培訓,個人提高安全意識,共同為在線教育營造綠色健康的環境。
王涌天在調研中還發現,我國不少地區特別是偏遠農村地區的網絡不穩定、網速不夠高,上課時經常出現網絡卡頓現象,嚴重影響了在線教學的質量。
對此,王涌天建議,國家發改委等部門應盡快將中小學教育專網的建設列入國家新基建項目規劃,夯實部際和區域間協調機制,頂層規劃、分步建設、分類實施、分級投入。具體來看,一是在現有教育科研網的基礎上,全面建成教育專用網絡,并以聯盟或“鐵塔”公司方式建立教育專網組織管理體系和運營維護機制。二是加強教育云服務、數據中心等平臺建設,提高線上教育網絡穩定性。三是建議借助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等國家工程,通過納入基本預算、撥付專項資金、設立專門項目等措施加強網絡基礎設施的建設與應用。
“在線教育的主動權不能掌握在資本手中。推動中小學教育專網建設列入國家新基建項目規劃,在補齊農村地區網絡短板的同時,有效統籌在線教育的監管服務,共同促進在線教育健康發展,有力推動教育公平,更好地完善終身學習體系,建設學習型社會。”王涌天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