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望2021年,從基本面來看大概率將呈現出“經濟進,政策退”的格局,總體的風險不大。首先盡管流動性可能會邊際收縮,但在后疫情時代,流動性的回收大概率是一個緩慢的過程,其退出的節奏要與經濟的恢復相適應。其次,經濟的韌性和持續性會持續上行,有以下4方面的因素,可能超市場預期:(1)供應增速大周期放緩;(2)需求結構優化,如新能源汽車、光伏、風電等;(3)房地產竣工周期疊加;(4)美元大周期走弱。由此來看市場出現系統性風險的概率是比較小的。
從結構來看,科技、醫藥、消費主題板塊整體處于相對高估階段,到了“精耕細作”的時代。由于流動性驅動形成的泡沫還在持續,隨著疫情好轉,刺激政策會逐步退出,之前利息的資本化轉而或將導致資產負債表的惡化,利率的上行和信貸條件的收緊也可能導致債務鏈條的斷裂,引發資本品價格的下跌。屆時,以科技、醫藥、消費為代表的高估值板塊,可能會有估值收縮的過程,需要“精耕細作”挖掘少數優秀個股,通過高成長消化高估值。
在配置上,2021年建議均衡配置。順周期是看短期盈利的彈性,當前表現相對較強,核心資產看的是長期盈利的持續性,當前估值較高。目前順周期的彈性主要來源于庫存周期的復蘇,比如中國出口持續向好帶來的彈性,而全球經濟復蘇最終可能會對中國出口供給端的優勢帶來一定的替代效應,需求端的拉動作用可能在二季度、三季度逐漸變弱,相應的股票估值也達到相對高點,很有可能會出現風格的又一次切換。在這種背景下,單壓一個或幾個行業很可能將承受較大波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