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華夏能源網 時代周報
日前,中國玻璃協會官網發布聲明稱,近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對該協會“涉嫌組織部分玻璃企業達成壟斷協議行為”進行反壟斷調查。
聲明指出,協會積極配合調查并主動對照《反壟斷法》進行自查,通過對照檢查,認識到工作過程中的一些做法未能嚴格按照《反壟斷法》的要求,將立即停止、并在今后不再參與和組織會員企業開展任何違反《反壟斷法》的價格協調、減產、限產等活動。
2021年1月,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網站發布消息稱,市場監管總局根據舉報,依法對中玻協涉嫌組織部分玻璃企業達成壟斷協議行為立案調查。
根據中玻協聲明,協會還將撤回任何有關限產、減產、提前冷修、保窯的倡議,請各會員企業根據市場情況自主開展生產經營。此外,協會倡議成立的平板玻璃區域協調自律組織、加工玻璃區域自律組織,即日起不再開展任何工作。
中玻協還表示,協會將加強《反壟斷法》相關法律法規學習,對照法律法規要求,修改或廢止協會制定的任何涉嫌違反《反壟斷法》的文件,確保工作合規合法。
中國玻璃協會官網信息顯示,協會是由玻璃生產、流通、配套和應用類企業,以及有關的科研、設計院校等單位自愿組成,是具有社團法人資格的全國非盈利性社會團體,于1986年12月經國家政府相關機構批準并注冊登記,具有法人資格。
據了解,中國玻璃行業協會會員單位中包含玻璃機械設備企業、玻璃深加工企業、平板玻璃企業、原燃材料供應等企業。平板玻璃企業中包含100家浮法玻璃企業、35家格法玻璃企業、32家石英玻璃企業、27家延壓玻璃企業、21家硼硅玻璃企業和20家其他企業。
浮法玻璃是玻璃的主流工藝,其下游主要應用領域為建筑和汽車行業。2020年,國內浮法玻璃價格大幅上漲,創下近10年新高。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浮法玻璃價格自去年4月末的1340元/噸的低點逐步上漲,截至去年年底,現貨市場浮法玻璃價格為每噸2327元/噸。
目前華南市場浮法玻璃價格接近2500元/噸,國內其他地區均超過2200元/噸。
除浮法玻璃外,光伏玻璃也在去年經歷了同樣價格飆漲,一玻難求的局面。
作為光伏組件環節的上游原料,光伏玻璃在去年8月后價格一路飆漲,鍍膜3.2mm產品均價從23元/平方米上漲至10月的37元/平方米,12月價格已達到43元/平方米。
目前,鍍膜3.2mm產品價格仍維持在40余元/平方米的高位。
玻璃價格的飆漲令后續產業鏈企業陷入困境。
去年12月,山東部分玻璃深加工企業接連召開行業自律、自救協調會,發表了聯合聲明,決定自1月15日起放假45天。此前,廣東、武漢、寧夏、合肥等多地玻璃加工協會或企業都采取過相應的應對措施。
山東玻璃深加工企業在聯合聲明中稱,面對玻璃原片一輪又一輪的漲價,玻璃深加工企業在“水深火熱”中已難以為繼,呼吁上游原片玻璃企業在目前高利潤的前提下,以大局為重,兼顧產業鏈的良性健康發展,降低或穩定玻璃原片價格。
光伏企業也發布聯合聲明稱玻璃價格暴漲的局面已經嚴重制約行業發展。
去年11月,隆基股份(601012.SH)等6家主要光伏組件企業曾發出聯合呼吁,指出產業鏈上游的玻璃產能面臨短缺,已嚴重影響到光伏組件的排產和交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