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財經2月20日訊 (記者 楊暢)今日,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發布《關于進一步規范商業銀行互聯網貸款業務的通知》。《通知》強調,商業銀行應強化風險控制主體責任,獨立開展互聯網貸款風險管理。此外,加強出資比例管理。商業銀行與合作機構共同出資發放互聯網貸款的,應嚴格落實出資比例區間管理要求,單筆貸款中合作方出資比例不得低于30%。嚴控跨地域經營。
以下為原文:
中國銀保監會辦公廳關于進一步規范商業銀行互聯網貸款業務的通知
銀保監辦發〔2021〕24號
各銀保監局,各大型銀行、股份制銀行、外資銀行:
為推動商業銀行有效實施《商業銀行互聯網貸款管理暫行辦法》(以下簡稱《辦法》),進一步規范互聯網貸款業務行為,促進業務健康發展,經銀保監會同意,現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落實風險控制要求。商業銀行應強化風險控制主體責任,獨立開展互聯網貸款風險管理,并自主完成對貸款風險評估和風險控制具有重要影響的風控環節,嚴禁將貸前、貸中、貸后管理的關鍵環節外包。
二、加強出資比例管理。商業銀行與合作機構共同出資發放互聯網貸款的,應嚴格落實出資比例區間管理要求,單筆貸款中合作方出資比例不得低于30%。
三、強化合作機構集中度管理。商業銀行與合作機構共同出資發放互聯網貸款的,與單一合作方(含其關聯方)發放的本行貸款余額不得超過本行一級資本凈額的25%。
四、實施總量控制和限額管理。商業銀行與全部合作機構共同出資發放的互聯網貸款余額不得超過本行全部貸款余額的50%。
五、嚴控跨地域經營。地方法人銀行開展互聯網貸款業務的,應服務于當地客戶,不得跨注冊地轄區開展互聯網貸款業務。無實體經營網點、業務主要在線上開展,且符合銀保監會其他規定條件的除外。
六、本通知第二條、第五條自2022年1月1日起執行,存量業務自然結清,其他規定過渡期與《辦法》一致。銀保監會及其派出機構按照“一行一策、平穩過渡”的原則,督促商業銀行對不符合本通知要求的互聯網貸款業務制定整改計劃,在過渡期內整改完畢。鼓勵有條件的商業銀行提前達標。
七、銀保監會及其派出機構可根據轄內商業銀行經營管理、風險水平和業務開展情況等,在本通知規定基礎上,對出資比例、合作機構集中度、互聯網貸款總量限額提出更嚴格的審慎監管要求。
八、外國銀行分行、信托公司、消費金融公司、汽車金融公司開展互聯網貸款業務參照執行本通知和《辦法》要求,銀保監會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中國銀保監會辦公廳
2021年2月19日
(此件發至各銀保監分局與地方法人銀行業金融機構)
國銀保監會有關部門負責人就《關于進一步規范商業銀行互聯網貸款業務的通知》答記者問
為有效實施《商業銀行互聯網貸款管理暫行辦法》(以下簡稱《辦法》),進一步規范互聯網貸款業務行為,促進業務健康發展,銀保監會辦公廳近日印發了《關于進一步規范商業銀行互聯網貸款業務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日前,銀保監會有關部門負責人就《通知》相關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
一、出臺《通知》的背景是什么?
銀保監會高度重視互聯網貸款業務平穩健康發展,于2020年7月頒布實施《辦法》,初步建立了商業銀行互聯網貸款業務制度框架?!掇k法》合理界定了互聯網貸款內涵及范圍,并就貸款風險管理、合作機構管理、消費者保護等方面提出了具體要求。主要包括:規定互聯網貸款業務授信審批、合同簽訂等核心風控環節應當由商業銀行獨立開展,要求商業銀行將共同出資發放貸款納入限額管理,按照收益風險匹配、適度分散等原則選擇合作機構,加強集中度風險管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