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網北京1月28日訊 據浙江廣電總臺《1818黃金眼》欄目近日報道,沈女士說,她父親在溫州銀行存錢,定期5年,現在想提前支取,但銀行算出來的利息,和她自己算的差距很大。
杭州蕭山瓜瀝鎮友誼路上有一家溫州銀行。沈女士說,2018年8月30號,她父親在這里存了35萬元,定期5年,2023年8月30號到期,但現在父親病危,她需要把錢提前取出來。
“他們的意思就是說,存的定期不給了,如果現在拿出來,就全部變成活期了,活期的利息就是0.3%,也就是一共只有2000多塊錢”,沈女士告訴記者。
沈女士父親辦的存款項目叫“金鹿.五惠存”,當時銀行給了老人一張表格,上面說定期五年,如果到期支取,存款金額10萬以上的,年利率是3.85%;如果提前支取,根據支取時間的不同,利率有不同算法。
沈女士說,從2018年8月到現在,35萬存了2年5個月,也就是對應表格中的提前支取存滿13個月的情況,沈女士按照年利率2.7%來算,算出來的利息是22680元,和銀行按照0.3%來算,差了20000元左右。
“按照銀行之前答應我們的是定期,我們是五年存單,已經存了兩年五個月,按照之前說的2.7%的利息,應該是有兩萬兩千多塊錢”,沈女士說。
這家溫州銀行的工作人員沒有對此事作出解釋,而是讓記者留下聯系方式,表示會有專人和記者聯系,并處理沈女士的問題。
但截至發稿,記者沒有收到溫州銀行方面的回復。
不過,記者查詢發現,2020年12月22號,溫州銀行發布了《關于調整部分個人存款產品服務內容的溫馨提示》,其中提到:
“根據中國人民銀行關于存款利率和具結息管理的有關規定,溫州銀行調整部分人民幣定期存款產品提前支取計息方式,自2021年1月1號起,具有提前支取靠檔計息功能的個人大額存單、五惠存、五惠存B款、隨心存、悅享存等人民幣定期存款產品,提前支付計息方式由靠檔計息調整為按照提前支取日我行人民幣活期存款掛牌利息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