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新興技術的快速發展,助推金融行業的變革,也為投資方法帶來了巨大的改變。依托于新技術運用的量化投資,也在國內市場步入發展快車道。
易方達基金量化投資部高級研究員殷明,易方達基金量化投資部研究員、基金經理助理徐德暉近期在直播中表示,量化投資,就是利用數學、統計學、計量經濟學等工具,從海量數據中尋找能夠帶來超額收益的大概率策略,并紀律嚴明地按照這些策略所構建的數量化模型指導投資。
選股:多因子模型更客觀
徐德暉指出,相對于主動基金選股時通過對個股的深度研究,給單個公司下重注來獲取收益,量化基金更多是做大概率的事情,通過概率的勝率來獲取收益。當前A股上市公司已超過4000家,通過計算機以及模型的方法分析、比較上市公司,可以系統化實現覆蓋和跟蹤更多上市公司,甚至是全市場的公司,量化投資的價值優勢日益凸顯。
量化交易的優勢在于讓投資者依據海量數據進行分析、篩選、學習,并對比歷年來各式回撤信息來進行綜合比對,根據市場行情進行及時判斷,以此選擇最佳策略。多維度模擬讓量化交易顯得更為高效精準,在邏輯性和準確性上均相當優秀。
據徐德暉介紹,量化基金在具體投資過程中,會通過多因子模型,對標的公司的各個方面進行特征刻畫,并通過比較客觀的數據幫助投資人做出投資決策,這也成為量化投資最大的特點。
易方達量化團隊將量化投資類比為年輕人找對象。“找對象的時候,考察一個人不能只看一個維度,要考察多個方面。考察一家公司也也差不多,先看這家公司過去漲得好不好,通過過去的價格或者成交數據來反映,這些指標就稱為量價指標,這種指標也是因子。” 徐德暉說。
擇人:機構投資者更有利
近年來,機構投資者在A股市場的話語權和影響力不斷增強,在更加復雜的量化投資領域,機構投資者的優勢更加明顯。
殷明表示,機構投資者相對比較大的優勢是團隊的多元性。不同于個人單打獨斗,團隊作戰的好處是可以互補。猶如一支特種部隊,有狙擊手、爆破手通訊兵等,每個人將自己最擅長的事情做到極致,進而合力形成更大優勢。
徐德暉認為,機構如果將量化投資做得足夠好、足夠極致,某種程度上也類似于科技公司不斷進行研發投入,才能保持技術上的領先地位。一方面,量化投資離不開技術軟硬件的持續投入,另一方面,量化投資離不開不同部門、人員之間的投研信息共享,這些機構天然具備一定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