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上海自貿試驗區臨港新片區明星企業,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為人稱道的不僅是特斯拉的“百公里3秒的加速度”,還有一個新奇跡:這家超級工廠是疫情期間特斯拉全球唯一一個不停工的工廠。
“不僅沒有停工,而且得到‘加速’,這背后離不開上海海關創新的‘一氣呵成’服務模式。”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有關負責人員說。
自2019年6月進口首批汽車零配件起,特斯拉就主要在上海海關隸屬洋山海關報關。除了常規的快速通關措施外,改革集成是“一氣呵成”的亮點:從傳統申報到“兩步申報”新模式,從匯總征稅到自報自繳,當地海關一系列創新舉措率先在新片區企業推廣應用,讓特斯拉等區內企業嘗到甜頭、跑在前頭。
據悉,去年疫情期間,特斯拉在洋山海關進口整體通關時間不僅沒有增加,反而降至不到4小時。與之對應的,特斯拉也實現了從進口汽車零配件到出口“上海造”整車的飛躍。
有了海關創新服務的加持,疫情之下的上海港口貿易活力不減,特別是“一氣呵成”改革扣緊“雙循環”發展之鏈,不僅讓關區企業進口通關增速,還減免稅費助企業輕裝上陣。去年初,一家企業給上海海關寄來了一封特殊的“求助信”:該企業采購的2臺民用航空發動機抵達洋山港后,因受疫情影響未能按時申報,產生了滯報金50余萬元,尋求海關予以幫助。
航空發動機是我國推進高端裝備制造業發展的重要抓手,巨額滯報金成了攔路虎。為此,上海海關落實海關總署政策要求,迅速啟動支持企業復工復產工作預案,安排專人對接,順利辦理了滯報金減免手續,助力企業輕裝上陣。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不少境外港口呈現交通堵塞、集裝箱擁堵、船舶滯留等情況,船舶、車輛、集裝箱無法正常出入港口。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我國港口貿易始終保持了安全、順暢、高效的生產運營。作為我國最重要的水運口岸之一,上海港不僅經受住了疫情的考驗,還實現了逆勢上漲。2020年,上海港全年集裝箱吞吐量逆勢達到4350萬標準箱,連續11年蟬聯世界第一。
上海港快速發展的背后,離不開當地海關持續優化口岸通關監管服務,不斷拓寬、暢通港口貿易發展“新航道”的努力。去年以來,上海海關通過技術幫扶等一系列精準舉措,有效助力企業參與國際市場競爭。上海海關有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發揮好“關企聯絡員”的作用,通過制定科學的監管預案和個性化的服務措施,進一步助力上海港打造國際集裝箱樞紐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