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出口和生產維持強勢,消費和第三產業貢獻彈性,四季度GDP增長強勁,12月生產、出口強,基建、社零一般。當前的防控壓力有所升級,政策號召“就地過年”,2021年春節的消費屬性淡化但結構會出現類似2020年春節前后的分化,生產屬性可能會強化。股市流動性依然充沛,春季躁動繼續進行中,疫情交易重啟,重點關注:1)疫情相關的醫藥和部分宅經濟板塊;2)受益于春節生產屬性強化的化工、有色等周期成長類機會;3)從行業自身長周期景氣出發,持續推薦的軍工、新能源和電子。
展望本周,宏觀方面,海外美英疫情邊際好轉,美國復蘇動能由消費轉向生產,房地產動能由銷售轉向投資,拜登就任財政刺激促進復蘇,支撐美債收益率上行。國內出口和生產維持強勢,消費和第三產業貢獻彈性,四季度GDP增長強勁。當前的防控壓力有所升級,政策號召“就地過年”,2021年春節的消費屬性淡化,生產屬性可能會強化,春節節日消費和服務性消費修復受沖擊,但宅經濟、醫療消費、剛需受益,2020年春節前后的一些特征重現,關注疫情交易主題的再次升溫。
產業方面,動力電池訂單暴增,上游鋰電材料價格大漲,未來高鎳三元和磷酸鐵鋰將各自占據分層市場份額。稀土行業明確立法,供需兩側格局重塑,產業進入發展新階段。高頻數據的關注點包括:化工產業鏈、動力電池、電子等產業景氣走強;動力煤、農產品、造紙、維生素等表現較好;地產基建投資、光伏、地產后周期、航運、汽車制造等景氣出現分化。
資產方面,A股連續3周日均成交量均在萬億以上,新發基金依然火爆,股市流動性依然充裕。結構上,疫情交易重啟,成長整體跑贏價值,前期抱團的新能源接近歷史高點,白酒和軍工弱勢震蕩。
具體來看,A股方面,場內資金持續凈流入提振市場情緒,股市流動性依然充沛,春季躁動繼續進行中,尤其看好春節后到兩會區間高勝率的交易時段。結構上,疫情交易重啟,重點關注三條主線:第一、從疫情發酵對部分需求拉動出發,建議重點關注醫藥和部分宅經濟板塊。第二、從生產端出發,春節前后生產將“淡季不淡”,周期成長類化工有色依然有機會。第三、從行業自身長周期景氣出發,推薦軍工、新能源和電子。
港股方面,當前時點中期依然戰略看多港股,上半年盈利牛機會較為確定。但短期港股交易情緒已至相對高位,不爭一朝一夕。結構上關注A+H上市H股明顯折價、港股稀缺龍頭兩條主線。
債券方面,近期國內疫情防控壓力的升級和此前信用違約壓力的暴露,市場對政策收緊的擔憂預期已經出現了實質性的改善,提倡就地過年,資金面的壓力會有所減弱,債券交易空間被拉大。轉債近期注意風格的變化,前期部分熱門高估值個券可逢高堅持,短期更偏價值,關注石化、輕工、醫藥等部分低估值績優股個券。
原油方面,美國新一輪財政刺激也將提振需求,但復蘇勢頭受到疫苗普及進度的影響,美元和原油庫存的短期波動也對油價的上行態勢造成擾動。
黃金方面,美國財政刺激和疫苗接種推進帶來的復蘇深化使得國債收益率及通脹預期上行,實際利率從深度為負的底部轉頭向上,對黃金走勢產生壓制。
基金有風險,投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