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到科技行業的發展脈絡,流行著這么一句話:“硬三年、軟三年、商業模式又三年”。這其實也代表了投資科技股的基本核心邏輯,展開來說,就是說在科技類的行業中是先有了硬件的升級,再有了軟件的開發,再最后是商業模式的落地。伴隨5G時代的來臨,在硬件逐漸云端化的大背景下,業界普遍認為未來軟件或將超過硬件的投資價值。目前軟件行業估值也處于歷史相對低位,面對投資時鐘轉向,1月25日,市場上首只軟件ETF——嘉實中證軟件服務ETF(代碼159852,簡稱軟件ETF)全面發行,且僅售1天。
嘉實軟件ETF所跟蹤的中證軟件服務指數以軟件開發、軟件服務等業務相關上市公司證券作為樣本股,以反映上市公司中軟件與服務行業的走勢。擬任基金經理高峰,北京大學金融學碩士,特許金融分析師(CFA),目前管理多只ETF,在數量化投資方面具備豐富的研究與實戰經驗。
在高峰看來,“投資→消費→科技”是社會經濟發展的基本脈絡,中國正走在產業升級、科技強國的道路上,軟件及服務行業或將迎來爆發期,成為下一個時代的英雄行業。
具體看來,軟件行業的投資機會由技術和環境所驅動。高峰分析道,現在軟件行業技術驅動力主要有三點或“三化”:信息化、SaaS化和AI化。其中SaaS是Software-as-a-Service的縮寫名稱,意思為軟件即服務,再簡單點說,是把軟件放到云端,給大家提供服務,另一端就可以通過訂購收取費用。在當前階段,SaaS化是在技術角度上最強的一個驅動力。此外,從環境看,高峰指出,自主可控和國產替代是我國軟件企業未來發展的另一巨大驅動力,為軟件行業發展打開巨大的市場空間。
安信證券也分析指出,隨著5G的蓬勃發展以及云和AI等新型技術的推動,中國在軟件端迎來了一次彎道超車的機會。同時由于軟件的性質,可以將軟件轉為SaaS收費的模式,這種連綿的盈利模式在越過前期的研發投入之后將迎來利潤的持續增長。
根據在申萬二級行業上的市值分布來看,目前中證軟件服務指數涵蓋計算機應用(71.5%)、互聯網傳媒(20.0%)、通信設備(3.1%)、計算機設備(2.2%)、運輸設備(1.1%)等子行業,全面布局涉及軟件開發、軟件服務的公司,并且指數會每半年進行一次靈活調整,納入相關產業鏈中的公司,緊密把握產業景氣向上所帶來的紅利。
對于想參與軟件服務產業機會的投資者來說,單只選股難度大、風險高、踩雷幾率較高,也很難挑選出相關概念涵蓋的所有股票,分享投資紅利。而嘉實軟件ETF作為一籃子證券組合,有效降低組合風險,為投資者提供便利化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