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25日)
一周市場回顧
上周滬深300上漲2.05%,上證綜指上漲1.13%,深證成指上漲3.97%,創業板指上漲8.68%;分行業來看,電氣設備、醫藥生物和化工漲幅居前。
�0�1 電氣設備板塊(+10.21%)漲幅第一,主因光伏行業景氣度處于高位,資金持續流入;
�0�1 醫藥生物板塊(+7.79%)漲幅第二,主因國內年前疫情及返鄉新政打開相關個股空間;
�0�1 化工板塊(+6.68%)漲幅第三,主因國內經濟恢復超預期,順周期品種受益。
中歐觀點
“經濟企穩回升,流動性由松趨緊”的宏觀組合預期之下,一方面市場估值在流動性趨緊背景下存在一定壓力,另一方面上市公司業績仍有經濟回升的支撐。此外,當前極致的估值分化趨勢后續或迎來逆轉。首先,各大行業業績開始同步回升,那么今年以來行業業績分化或有所緩和,部分高估值板塊的相對基本面優勢或并不顯著。其次,在后續流動性由松趨緊的背景下,高估值板塊或存在一定的調整壓力,低估值板塊安全邊際凸顯。無論是基本面還是流動性的角度,低估值價值股或重新占優。目前機構抱團的板塊景氣仍處在上行階段,短期內行業邏輯難以證偽。后續打破當前機構抱團的催化因素或來自于其他板塊的景氣超預期。但如果只依賴估值性價比這一因素,抱團松動的過程或相對波折。
配置建議
在一個“繁榮”的宏觀環境下,最優的大類資產配置為股票+商品。(1)看好的股票類資產當中,主要體現為可選消費的盈利復蘇確定性,包括電子、家電建材、新能源車、高端零售(包含金融理財);(2)商品類資產當中,銅、油、農產品均看漲,黃金看震蕩調整,由此可以配置周期類股票如化工、有色等。
對于債券市場,國內疫情的發酵強化了之前提出的一季度存在機會的判斷,就地過年就算能夠促使春節后更快復工復產,也要等到3月份數據公布才能顯現其正面效應,而發布在即的1月PMI數據更大概率是邊際轉弱。政策方面,央行雖然已不大可能普遍降準與加量續作MLF,但積極投放7天、14天逆回購仍然可能性較大。結合1季度偏強的配置需求,中長端利率債仍有一定下行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