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伊始,銀行股加快上市步伐。繼瑞豐銀行IPO申請獲證監會審核通過后,1月22日,廣州銀行預先披露更新A股招股說明書。
據了解,去年11月27日,證監會披露對廣州銀行IPO申請的反饋意見,廣州銀行需對規范性、信息披露及其他方面共計51項問題予以補充說明。
此次更新,廣州銀行招股說明書由首次披露的607頁增至1020頁。廣州銀行除了回復證監會的問詢,同時披露了截至2020年6月末的經營情況。
房地產貸款余額占公司貸款總額比例23.04%
從新版招股書獲悉,截至2020年6月末,廣州銀行資產總額 5863.10億元。2020年上半年,該行實現營業收入75.41億元,凈利潤20.80億元。
廣州銀行公司貸款和墊款主要分布在房地產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批發和零售業等三個行業。截至2020年6月末,該行房地產貸款和墊款余額占公司貸款和墊款總額比例達23.04%,較2019年末下降2.57個百分點,但占比依然較高,證監會的反饋意見中要求廣州銀行補充說明占比較高的原因。
廣州銀行表示,房地產業貸款占比較高主要與經營區域和項目類型有關。參考部分其他主要經營地位于廣州的中小銀行的貸款行業分布情況,房地產業貸款余額占公司貸款總額的比例基本均在20%以上,進一步說明因區域因素的影響,本地中小銀行在房地產業貸款的情況存在共性。
另據招股書披露,截至2020年6月末,廣州銀行房地產不良貸款金額為6.54億元,較2019年末不良貸款金額高出3.38億元,增長率106.97%。
廣州銀行對此做出解釋:房地產不良貸款金額增加的主要原因是個別客戶受疫情影響,貸款發生逾期,房地產業單個客戶的貸款金額較大,單個客戶的貸款降級為不良貸款,會導致整個房地產業不良貸款率增加。
不良貸款率反彈
資產質量方面,廣州銀行不良貸款率有所反彈,截至2020年6月末,該行不良率升至1.50%,撥備覆蓋率降至198.36%。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末廣州銀行不良貸款率由1.46%降至0.86%。此后,該行不良貸款率呈上升趨勢,持續反彈。
反饋意見中,證監會要求廣州銀行披露2018年不良貸款率大幅下降的原因。廣州銀行指出,2018年該行采用核銷和轉讓的方式處置了部分不良貸款,此外,2018年末發放貸款和墊款總額較2017年末大幅增長,綜合影響下,導致 2018年末的不良貸款率較2017年末下降。
同時,廣州銀行表示,2020年不良貸款率有所上升主要是公司貸款和墊款中的房地產行業的不良貸款、個人貸款中的信用卡業務不良貸款增加導致不良貸款率升高。
信用風險指標方面,2017年-2020年6月末,廣州銀行最大十家客戶貸款集中度分別為60.70%、45.80%、47.62%及45.93%。該行最大十家客戶貸款集中度較高,2017年超過監管標準。
對此,廣州銀行解釋道,2017年末最大十家客戶貸款集中度超過監管標準主要是由于廣州市城市建設投資集團、廣州市城市年票項目建設有限公司于該行的歷史存量貸款金額較高,合計50.35億元,占資本凈額比例為16.53%。此后,兩家公司貸款余額均下降。此外,2018年該行通過增資擴股增加了資本凈額,貸款集中度有所下滑。
需要進一步整改理財存量業務嵌套問題
2020年7月,央行發布公告將資管新規過渡期延長至2021年底。證監會對廣州銀行理財業務的整改情況頗為關注,要求該行披露理財業務的核查、產品報備,過渡期安排等情況。
據披露,截至2020年6月末,廣州銀行保本理財產品規模為29.54億元,非保本理財產品規模為352.06億元,在全國銀行業理財信息登記系統進行登記并獲得登記編碼的已成立且存續的理財產品共194只。存在嵌套的資管產品共8只,均為非保本理財產品投資的資管產品。
核查結果顯示,廣州銀行理財存量業務(老產品)在嵌套、投資集中度等方面未完全滿足資管新規的規定,需要進一步整改,但符合資管新規過渡期的相關規定,該行將按照資管新規的要求于過渡期內對存在的問題進行整改。新發行的凈值型產品,符合資管新規關于嵌套和集中度管理的要求。
據廣州銀行介紹,《資管新規》發布后,該行結合存量業務及系統建設情況,制定了理財業務整改方案,有計劃有步驟的推出凈值型產品,推動業務轉型發展,增強理財業務的市場競爭力。整改計劃主要涵蓋持續壓降老產品、制度修訂完善計劃、系統建設計劃等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