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揚科學家精神
“作為科學家,他在壓電晶體學、光譜學、大氣物理學、應用光學與光學儀器研制等方面取得多項重要成果,是中國現代物理學研究的開創者和光學儀器工業的奠基者之一;作為教育家,他為國家培養了大批優秀科技人才,他的教育理念至今仍值得重視。”
1月17日,在紀念嚴濟慈先生誕辰120周年座談會暨嚴濟慈教育思想研討會上,中國科學院大學人文學院科學技術史系主任王揚宗回顧了嚴濟慈先生獻身科學、獻身祖國的一生。
特殊時代打通中美之間學術交流渠道
1979年,嚴濟慈與李政道先生聯合發起了中美聯合招考赴美物理研究生計劃(CUSPEA),成為當時具有開創意義的破冰之舉。
作為CUSPEA項目學生代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副主任謝心澄院士在發言時表示,CUSPEA項目在特殊時代打通了中美之間學術交流的渠道,也為日后兩國間常規學術交流做了必不可少的鋪墊。
該項目送出的915名CUSPEA學子中,如今已有12位科學家成為院士,約300多人在國際科學技術組織中任職,100余人次獲得各類國際科技大獎,400多位成為高科技發明家和企業家。“CUSPEA項目的成功離不開以嚴先生為代表的老一輩科學家們的悉心愛護和無私付出。”謝心澄在發言中強調。
“中國科學院大學的夏季‘小學期’,吸引了不少CUSPEA學者回國講學,嚴先生若知道了,一定會倍感欣慰。”中國科學院大學外語系教授、九三學社中央常委楊佳說。
嚴濟慈在總結自己70年科學研究經驗時曾表示,作為一個優秀科學家,要具備“敢于好高騖遠、善于實事求是”的素質。
對此,九三學社中央委員會主席武維華院士表示,“敢于好高騖遠”,體現了嚴先生創新進取的科研追求;“善于實事求是”,體現了嚴先生嚴謹勤勉的治學態度。
優秀的大學必須教學與科研并重
除了科研,嚴濟慈還非常重視人才培養。
他倡導教學與科研并重,主張優秀的大學必須教學與科研并重,優秀的教師必須從事科研工作。他高度重視在研究和教學中培養人才、提攜人才、愛護人才,重視青年人才愛國情懷和社會責任感的培養。
在教學中,嚴濟慈非常重視保護學生個性、培養創新能力。他認為,培養“能夠提出問題”和“善于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堅忍不拔、百折不回的拼搏精神,是科學創新的關鍵,科研工作最大的特點在于探索未知,創新是做學問的核心。
在嚴濟慈看來,教師教好書,除要有真學問外,一要大膽,二要少而精,三要善于啟發學生。他非常重視基礎教學和通識教育,認為只有具有堅實的科學知識基礎和深厚的人文情懷,才能在研究工作中更好地發揮創造性。
“嚴先生的科學教育思想,是中國科大和國科大共同的精神財富,對我國高校走內涵式發展道路有著重要的啟發意義。”中科院副院長、中國科學院大學校長李樹深院士說。
會上,中國科學院院長侯建國在講話中強調,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奮斗路上,我們要繼承好嚴先生的教育思想和育人理念,總結好他在發展教育和培養人才方面的有效經驗做法,踐行好嚴先生的求索意志和創新品格,大膽探索、勇于創新,勇擔人才強國使命,激發實現科技自立自強的創新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