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20日
【事件】
股指在經歷近一周調整后,今日創業板指數再度大漲3.90%,創近期收盤新高,其他指數也紛紛走強,電力設備、鋼鐵板塊居于漲幅前列。
【原因分析】
美國財長提名人耶倫透露,拜登將支持恢復對電動汽車的激勵措施,電動車是應對氣候變化、創造就業的好辦法,并恢復對清潔技術、可再生能源、電動汽車進行投資,美國相關刺激政策有望刺激新能源領域大量投資,相關品種在未來一段時間持續受益;
近期是年報業績預告密集期,一些業績超預期個股持續受到場內資金追捧,走勢較強;
在基金發行持續火爆的情況下,核心資產是這些大資金必須配置的品種,經過一段時間的調整后,核心資產再次具備估值的比較優勢。
【中歐觀點】
在全球風險偏好提升之下,外資流入港股和內地可能將提速,春節前市場指數的下行風險偏低,預計市場短期大概率重拾震蕩走勢以消化增量資金的沖擊;
基金申購量的增加往往并非行情的領先指標,在基本面邊際變化較小、央行流動性仍維持“精準滴灌”的背景之下,投資者面對短期資金的涌入可能更需要多一分謹慎;
外資和內資的機構化現象仍然存在,這可能導致流動性更好的大市值公司持續跑贏小市值公司。
去年12月份的宏觀數據顯示,國內社零總額1-12月為-3.9%,12月單月恢復至+4.6%,網絡銷售恢復更快,增速達到14.8%,可選消費的復蘇相對較強:手機、汽車、煙酒飲料、化妝品、辦公用品等加速恢復。地產產業鏈(家電和建材)已經轉正。
當前宏觀狀態依然維持繁榮,流動性面臨“貨幣中性,信用偏緊”狀態。面對相對高的估值,估值均衡的方式包括:增持金融、增持港股、增持二線龍頭等。在估值容易收縮的當下,行業的景氣程度更為關鍵,我們依然看好以可選消費復蘇為主線的行業:電子傳媒、地產產業鏈(家電建材家居)、汽車(新能源車、汽車電子、零部件、材料)、中高端消費(白酒、奢侈品、美妝、體育健身、理財保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