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財經1月18日訊(記者 陳瓊)過去一年,西貝餐飲集團旗下西貝莜面村堪稱餐飲行業最具存在感的企業,西貝餐飲創始人賈國龍疫情期間公開喊話稱現金流支撐不了3個月將近6億元的員工工資,并喊出了到2030年要做千億銷售額的口號。在賈國龍的規劃中,兩塊新增業務將是千億目標的主要驅動力,這兩個新增業務一個是快餐,一個是線上美食零售化。據西貝方面公開的信息顯示,到2019年,西貝莜面村營收約55億元,這個數字連千億目標的零頭都不到。
日前因為前副總裁楚學友的一條微博評論,西貝莜面村還被被推上風口浪尖,因為“收入歧視”引發了一場月薪5000以下不配吃西貝的大討論。盡管西貝莜面村回應此事稱前副總裁楚學友已于2020年9月離職,其微博言論不代表西貝立場,仍未平息消費者的質疑,因為多次陷入漲價風波,西貝被頻繁貼上“量少,價高,味道差”的標簽。
惡評風暴背后:“收入歧視”與漲價風波
因為前副總裁楚學友的一條微博評論,西貝被推上風口浪尖,因為“收入歧視”引發了一場月薪5000以下不配吃西貝的大討論。
此后不久,西貝莜面村回應此事稱楚學友已于2020年9月離職,其微博言論不代表西貝立場。楚學友也發微博致歉稱,是自己言論不當,給大家道歉。
西貝相關負責人對中國網財經記者表示,西貝莜面村希望每個人,每個顧客在西貝都能有好的用餐體驗,“來者就是客,我們不會劃分顧客的地域年齡階層收入等等,我們希望能夠珍惜每一位顧客。”
而從時間線上來看,這條爭議微博內容發布時間是2020年4月,當時西貝副總裁楚學友還沒離職,其個人言論仍然一定程度上代表了西貝。
西貝的回應并沒有平息質疑,從消費者口碑來說,西貝近幾年口碑直線下滑,主要集中在西貝分量少定價太貴,自我膨脹、定價與服務不對,這與西貝前幾年的好評如潮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去年4月,西貝因為漲價引發了消費者情緒反彈,隨后西貝方面就漲價一事公開道歉,西貝創始人賈國龍也承認自2020年2月起,西貝莜面村部分城市菜品價格上漲。
道歉風波之后,有消費者反映西貝部分菜品還是漲價了。對此,西貝相關負責人對中國網財經記者回應稱,餐飲企業成本結構是比較復雜,包括房租、人員、食材、損耗。“定價其實是直接跟這個原材料的成本價格其實相關聯的,原材料的成本,價格的變化可能也會決定了我們的這個價格菜價的這個波動啊,尤其是當這個原材料的成本上漲的時候,并不是一味為了這個提升利潤率而去漲價。”西貝相關負責人回應。
在業內人士看來,西貝的做法是典型的成本壓力轉移法。香頌資本執行董事沈萌指出,隨著原材料成本增加,西貝只有兩種選擇,一個是漲價、一個是減量。
多品牌之惑:不被看好的功夫菜與新零售試驗
2020年上半年,賈國龍喊出了到2030年要做千億銷售額的口號。在賈國龍的規劃中,兩塊新增業務將是千億目標的主要驅動力,“我們要做千億西貝,不是千億市值的西貝,是千億銷售的西貝”,賈國龍指出,會增加兩塊新增業務,一個是快餐,一個是線上美食零售化。我們會做一個線上美食板塊,不是工廠化的方便面、方便食品形式,也不是現在的堂食外賣形式,而是另一種西貝能力能夠Hold住的形式。
將近一年時間過去了,西貝在快餐和線上美食零售化上并無起色。最新推出的賈國龍功夫菜承載著西貝餐飲零售的野心,但是并不被看好。
中國網財經記者了解到,賈國龍功夫菜沒有廚房、所售賣的菜品全都為半成品,包括西北菜、八大菜系等30多個sku。這些功夫菜也沒有傳統意義餐廳的餐盤,沒有菜品的擺盤,它們被放在冷凍保鮮柜里,只要顧客一下單,就會有店員將其加熱后送上餐桌。
因為價格也是偏高,最大的疑問依然來自消費者,為什么要花費不菲去買一份再加熱的菜?“目前情況下,這種零售化口味沒優勢,價格沒優勢,憑什么和外賣競爭?”
“功夫菜還是屬于一個相對比較早期的一個階段,還在沉淀和測試階段”,針對功夫菜的質疑西貝相關負責人對中國網財經記者回應稱,之前這些模式呢,包括快餐模式啊,最初心其實還是能夠讓好吃的產品走進千家萬戶,快速的去復制,“目前我們會把力量資源側重在新零售”。
事實上,幾年前賈國龍親自帶領團隊摸索快餐業務,無一成功案例,,從“西貝莜面工坊”、“西貝燕麥面”、“麥香村”,到“西貝超級肉夾饃”、“西貝酸奶屋”,再到國民食堂“弓長張”……幾乎每一年就推出一個子品牌,這些品牌都未激起多大浪花。
在沈萌看來,西貝多品牌策略不成功的主要原因是缺乏企業思維的提升,管理者缺少系統性的管理領導力訓練,所以在嘗試所謂轉型時也沒有套路,完全是用是錯的方法亂打,導致資源浪費、核心業務也受影響。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則指出,西貝多品牌策略失敗的主要原因是公司戰略定位所致,“如果沒有資源傾斜和好的操盤手,子品牌生與死的很難做起來。”
謀求上市之困:業績表現不佳 千億銷售目標難以實現
此前西貝董事長賈國龍對外界宣稱,西貝不差錢,且永不打算上市。不過這一說法遭到了賈國龍自己“打臉”,他對外坦言,西貝已經決定上市,目前正在尋找合適的時間,選擇合適的資本投資西貝。從“永不上市”到開始尋找合適的資本謀求上市,賈國龍之所以做出轉型或許是深受資金鏈之困后的戰略選擇。
“目前,西貝處在上市前的培育期和孵化期階段,西貝正打算上市,尋找好的資本,但是現在是初期,還處在學習打磨的階段,未來上市的時間和地點還沒有具體確定。”西貝相關負責人對中國網財經記者表示,資本的介入確實可以提升西貝的抗風險能力,另外也可以釋放更多的股權給員工,以此激勵。
據西貝方面公開的信息顯示,到2019年,西貝莜面村營收約55億元,利潤約3.8億元,共有員工2.3萬名。截至2020年7月,其在全國25個省58個城市共有379家門店。單純依靠自然內生增長,2030年實現千億目標幾乎是不可能。
更主要的是嘛,主品牌可供拓展的市場正變得有限,這也使得西貝的業績增速放緩。朱丹蓬指出,盡管西貝有品牌效應,也有一定的規模效應,但定位中高端市場使得其整體受眾的人口基數不會太大,“整體的一個增速應該會慢下來。”
香頌資本執行董事沈萌表示,西貝目前想上市也不容易,原本餐飲企業在A股上市就有諸多先天的行業短板,而西貝目前業績表現又不佳,難度就更大,想去境外上市的話,進行資本結構重組的成本也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