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各地、各部門在緊抓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同時,打出了組合拳,著力減輕基層負擔,收到了良好效果。今日本報推出特別報道,聚焦各地在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實踐中杜絕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為基層減負松綁的好做法。
“干得漂亮!這是湖北宜都市委市政府送給市民和企業的新年大禮包。”談起1月1日剛剛拆除的宜洋一級公路收費站,宜都市華迅智能輸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先華豎起了大拇指。
“這個收費站建在城區門口多年,以前上個街就要收10塊錢過路費!”李先華說。2021年1月1日,宜都市提前12年拆除了入城的一級公路收費站,每年可為市民及企業減少通行成本2000余萬元。李先華算了一筆賬:“我們企業受益最明顯,每年的通行成本能節約15萬元左右。”
2020年,為統籌抓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恢復,宜都市在湖北省率先實行分區分級精準防控,迅速安排復工復產資金5000萬元,出臺一系列政策措施,幫助企業緩解資金、用工等難題。李先華說,去年3月上旬,公司復工復產初期,60余名員工不能在城內城外每天跑,屬地高壩洲鎮黨委書記劉昶主動上門協調,為企業以優惠價租下一家商務酒店供員工住宿;企業食堂無法運營,政府食堂承擔起為企業送盒飯的任務;部分高管在外地隔離,政府派專車接回。
過去,干部走訪企業多半是填表、拍照,走馬觀花。如今,服務企業就是要實實在在,務實不務虛。2020年7月份,宜都市專門出臺《親清新型政商交往“正面清單”和“負面清單”(試行)》,既規范權力運行,也讓干部與企業交往有據可依。
圍繞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宜都部署推動形式主義問題糾治和深化拓展基層減負工作,列出了《持續解決困擾基層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清單》,對考核多、以文件落實文件、層層簽訂責任狀、掛牌多等20余個重點問題進行了專項整治,靶向施策,使基層有了實實在在的獲得感。
變化最明顯的就是市委市政府年終考核,納入年度考核計劃的部門單位統一下到鄉鎮,用半天多一點的時間就全部考核結束,改變了以往多個部門單獨下去考核,持續占用基層時間的亂象。把更多的時間留給基層抓落實,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服務經濟社會發展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