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公募MOM(Manager of Managers)產品獲準后,建信基金率先發力,宣布建信智匯優選一年持有期混合型MOM將于1月20日正式發行。這意味著國內公募MOM業務正式起航。業內人士表示,我國公募基金規模已超18萬億元,按照美國市場MOM占公募基金規模超6%的比例計算,未來我國MOM規模有望超過萬億元。
首只公募MOM呼之欲出
即將發行的建信智匯優選一年持有期混合型MOM首次募集規模上限為50億元,設置了最短1年的持有期限制。
在投資策略上,該產品分為四大層次,包括大類資產配置策略、子資產單元劃分策略、投資顧問選擇策略和個券投資策略。
該產品的大框架是60%的權益資產和40%的固收資產:權益資產計劃劃分為2個資產單元,分別委托給景順長城、廣發基金,從中各選取1名擅長捕捉優質成長股的投資經理與1名擅長捕捉優質價值股的投資經理,對資產單元進行運作管理;固收資產由建信基金管理運作。
關于公募MOM的優勢,建信基金認為,公募MOM的基金管理人會把MOM資產劃分為數個資產單元,并甄選不同領域的優秀投資顧問,從而充分發揮基金管理人與投資顧問的團體作戰優勢,分散投資的決策風險和單一資產類別的系統風險。
萬億藍海市場待開發
MOM是海外發展較為成熟、規模體量較大的一類資產管理產品。Lipper統計數據顯示,美國MOM市場規模從2000年底的3198億美元快速增至2017年底的1.2萬億美元,在共同基金整體規模中的占比超6%。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11月底,我國公募基金規模為18.75萬億元,按照美國市場MOM占公募基金規模超6%的比例計算,未來我國公募MOM規模有望超過萬億元。
面對這一潛在的萬億級市場,除了建信基金,多家基金公司也在積極籌備公募MOM業務。
團隊組建方面,招商基金表示,公司正積極夯實資產配置類業務的組織架構、人才梯隊、投研機制,為公募MOM業務配備了專門的研究團隊。選聘基金經理時,會重點關注基金經理的大類資產配置能力和歷史業績的穩定性等。
技術升級方面,創金合信基金資產配置部負責人尹海影透露,為打造MOM生態圈,公司在技術系統上作了諸多改進:建立賬戶全景圖,實現對產品整體持倉情況的穿透計算;構建產品數據報表服務,對產品資產、資金端數據進行全方位多維度展示;完善績效歸因體系,從收益、風險、資產配置、業績歸因等維度進行報告分析;建立組合信用風險的動態跟蹤,實時跟進債券組合風險收益分析及個券信用風險情況。
創新業務帶來新挑戰
盡管基金公司對于公募MOM充滿期待,但業內人士坦言,這也給公募基金的投資管理帶來新的挑戰。
一名基金公司人士表示,MOM基金管理人與投資顧問分屬不同的基金公司,公募MOM業務涉及公募行業的同業競爭。由于各基金公司擁有自身的核心池、獨特的投資決策,這些屬于核心機密內容,如何將公司的機密信息披露給MOM基金管理人,涉及雙方的合作意愿與協商情況。
投資顧問的費用支付方面,有MOM相關人士表示,雖然MOM指引明確了公募MOM子管理人的服務費用應從母管理人收取的管理費中列支,但具體分成比例需要雙方進一步協商。
后臺運營方面,MOM對基金公司投資管理系統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上述人士認為,一般而言,各基金公司在各類資產的交易、風控、估值、投后管理等方面存在一定差異。在公募MOM集中投資管理的需求下,公募MOM管理人需要實時掌握交易、風控、估值等信息,才能進行及時、有效的投資管理,這都需要完備的技術系統提供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