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艱難方顯勇毅,磨礪始得玉成。2020年是極不平凡的一年,在新冠疫情的沖擊下,各行各業一度停工停產,一季度經濟萎縮6.8%。然而也是在這一年,在強有力的疫情防控措施下,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重大成果,決戰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勝利,二季度經濟增長迅速“回正”達到3.2%,新增就業目標超額提前完成,“十三五”圓滿收官,“雙循環”新發展格局加快構建,中國經濟的強大韌性彰顯無疑。
展望2021,作為“十四五”開局之年,也是我國現代化建設進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這一年中國經濟又會有哪些新趨勢、新發展?中國網財經推出“展望2021中國經濟”系列策劃。
中國網財經1月15日訊(記者王晨曦)由于2020年較低的比較基數,專家預判今年全年經濟走勢預計呈現前高后低的狀態。從多項會議定調看,2021年全年政策基調將是回歸常態的過程。此外,專家認為,央行貨幣政策首要目標可能切換至金融穩定而收緊,但收緊的過程將是漸進的。
預計今年全年經濟走勢前高后低 消費將成經濟增長主動力
對于2021年經濟形勢的預判,多位專家對今年全球經濟增長總體保持樂觀,隨著疫苗推廣應用、接種范圍擴大,中國經濟也將會實現潛在增長率之上的水平。
浙商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超對中國網財經表示,從經濟結構看,“三駕馬車”中,消費將成為2021年拉動經濟增長的主動力,保持向上改善勢頭,之前受制于社交距離的可選消費預計將加速修復;雙循環大邏輯下,中國供給優勢填補海外缺口及訂單回流的邏輯繼續強化,出口將保持高速增長;投資方面,預計2021年基建、地產投資增速趨穩,制造業回升幅度有望加速,主要受益于利潤回升帶動庫存小周期及行業出清對數據的拉動。
“預計今年全年經濟走勢呈現前高后低的狀態。” 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提到,主要是跟基數效應有很大的關系,全年GDP實際增長預計在7%~8%,名義增長可能會達到10%左右。
全年政策基調將回歸常態 貨幣政策漸進收緊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今年宏觀政策要保持連續性、穩定性、可持續性。要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如何保持?具體這么實施?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教授盤和林表示,要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一方面政策操作上就要更加精準有效,不急轉彎;第二個方面就是財政政策持續發力;第三方面要堅持房住不炒。宏觀經濟政策基本上是會維持在這三個大趨勢。
盤和林認為:“今年貨幣政策不會突然轉向,疫情恢復之后也不會突然收緊,預期整個貨幣政策保持充裕適度,跟經濟相匹配不會出現大幅去杠桿的情況。”
李超指出,從多項會議定調看,2021年全年政策基調將是回歸常態的過程。貨幣政策方面,隨著經濟修復,央行更加關注金額穩定問題,著重保持宏觀杠桿率穩定,央行貨幣政策首要目標可能切換至金融穩定而收緊,但收緊的過程將是漸進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繼續強調“保持宏觀杠桿率基本穩定”的同時,也指出要“處理好恢復經濟和防范風險關系”,這意味著保持宏觀杠桿率穩定將逐漸成為政策重點。財政政策方面,預計赤字率將調整至3%以內,新增專項債規模將調低至26000億左右。
2021年樓市穩定態勢可以保證 總體不會大起大落
剛剛過去的2020年,對很多行業而言都是極不平凡的一年。房地產作為中國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地方經濟、財政和就業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房地產仍然是中國經濟的壓艙石和穩定器。
歲末年初,央行和銀保監會發布了《關于建立銀行業金融機構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制度的通知》,可以看作是今年樓市調控“第一槍”。那么該政策會對房地產市場產生什么影響?今年樓市整體趨勢如何?
中國人民大學中國資本市場研究院聯席院長趙錫軍表示,總體來看,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制度會對房地產市場產生一定的影響。但從現在政策導向來看,并不是說要將房地產價格打下來,目標還是要能夠維持銀行安全穩健的經營,同時也能夠讓房地產市場有一個相對穩定的金融環境。
“不能認為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制度是對房地產行業的一個利空。”溫彬表示,房地產貸款集中管理制度有利于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過去由于剛需以及投資性需求,銀行大量信貸資金進入到了房地產市場。一方面是推高了房價,另外一方面也使得銀行的信貸結構過度向房地產集中,導致存在一定的潛在風險。
“整體來看,今年樓市還是會保持相對穩定的態勢,總體趨勢不會大起大落。目前一二線城市的房價上漲壓力還是較大。而國家對房地產調控的還是比較嚴格的,因此在今年房地產市場還是會持續保持一些高壓政策。”盤和林告訴中國網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