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什么資產不可以擺上貨架。
一則“泛海控股以30.66億元轉讓武漢中央商務區地塊”的公告,引起眾多猜測,一時之間有關“地主家”余糧告急的揣測甚囂塵上。
在諸多報道中,不乏賣子難解、債務危機、資金鏈繃緊這樣夸大其詞的字眼,更有甚者直接用上了“爆雷”等驚悚不實之詞。
如果用上帝視角來審視企業生存狀況,或許誰都能品頭論足。但企業經營不存在于紙上談兵,而需要親身下海搏擊滔天海浪。尤其是在不確定性增加的2020年,任何一家企業都面臨重大的考驗,而且對民營企業尤甚。
對于一向穩健的泛海而言,在融資收緊的大環境下,企業經營狀況的確面臨壓力。但截至目前,泛海從未收到過任何監管部門的特別關注,也沒有出現過任何“債務違約”的事件。
恰恰相反,堅持長期主義策略的泛海,即將迎來變更行業分類滿1周年。在這一年泛海一邊堅定布局金融板塊,強勢出擊;一邊優化處置資產,盤活現金流,于大風大浪中低調潛行,行穩致遠。
穿越各種質疑
穩健轉型初見成效
從目前經營狀況來看,泛海不僅沒有出現任何“債務違約”的事件,反而正在克服一個個企業經營的風險點,依靠“地產+金融+投資”朝著轉型成功全速前行。
以金融板塊為例,旗下的證券、信托和保險業務正呈現出欣欣向榮的發展趨勢。數據顯示,上半年民生證券實現營業收入15.60億元,同比增長16.16%,實現凈利潤4.06億元,同比增長56.89%;民生信托,今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8.44億元,同比增長21.61%;亞太財險經營同樣持續向好,今年保費規模首度突破50億大關,成為泛海重要的增長極。
金融三大板塊形成明晰的增長極,成為泛海房企轉型業務“出圈”發展的強力支點。從營收構成來看,金融“排頭兵”的地位日漸凸顯。今年上半年,金融業務營業收入51.60億元,在公司營業收入中的比重接近95%,成絕對主力。
不僅如此,在泛海的行業分類中,除了金融主業外,還有房地產和戰略投資。在很多媒體報道中,人們習慣性將泛海轉型比作巨艦下海,但這個比喻本身顯然忽視了其房地產和戰略投資板塊的巨大價值。
由于受到疫情的嚴重影響,武漢CBD在半年報中幾乎顆粒無收。但武漢CBD在復工后的100天中引入分銷,短期內迅速提升來訪量,創造了超16億元營銷奇跡,在武漢豪宅盤中獨占鰲頭,且房天下、貝殼等房地產網站中的搜索量、熱度均位江漢區樓盤前列。
除此之外,泛海的投資板塊在今年也是大放異彩。如投資的蔚來汽車,今年以來股價漲幅已高達1033%,市值一度突破720億美元;投資1000萬美元的京東物流,以及地平線機器人和網易云音樂,也都極有機會在明年上市;持股8%的渤海銀行在香港聯交所掛牌上市,成為今年以來國內銀行的首個IPO項目……
降低負債嚴控風險
打造企業安全邊際
隨著業務轉型已經步入正軌,近年泛海通過整合優化資產、降低地產業務占比,回流了大額現金,在房企流動性普遍出現緊張的局勢下,提前布局聚焦輕資產運營,同時其去杠桿成效顯著,資產負債結構也獲得明顯改善。
2019年-2020年,泛海控股實現了資產負債率和負債規模雙降,公司總負債規模從2018年底的1836.67億元降至2020年上半年的1469.57億元,降幅約20%;資產負債率由2018年底的86.60%降至2020年上半年的80.11%,達到五年來最低水平。
為進一步縮減杠桿規模,保證充分的流動性,泛海控股動作頻頻——推進金融和地產子公司的引戰。除了今年3月民生證券引入戰投外,據了解民生信托和亞太財險的引戰也已啟動前期工作。
在業內人士看來,泛海控股引進實力雄厚的股東,不僅有利于提升各個板塊的發展實力及后勁,同時也有助于公司盤活資產、增加現金流。
不僅如此,在風險防控方面,泛海持續完善風險預警機制,尤其是在金融業務形成風險專業化、精細化、常態化管理,牢牢筑造經營風險的安全邊際。以民生信托為例,截至2020年10月末,民生信托注冊資本70億元,凈資產107億元,信托總資產超2000億元。七年來,累計分配信托收益超過560億元,為高凈值人群和機構投資者創造了豐厚的投資回報。民生信托更是連續四年(2016-2019)被評為A級信托公司,為優質企業和個人客戶提供了多樣化的金融服務。
展望未來,泛海控股表示,在分化加劇、競爭優勢向頭部企業集中的行業格局中,公司將遵循既定的轉型發展戰略,圍繞降低負債率這一當前最突出的問題,繼續深入推進資產優化處置、金融子公司引戰、風險管控等相關工作,確保平穩健康發展。
35年累計納稅300億
不忘初心卻鮮有發聲
“得益于社會,奉獻于社會”,一直是泛海多年來恪守的核心企業價值觀。
改革開放四十年來,中國民營經濟從小到大、從弱到強,不斷發展壯大。泛海集團經過了三十余年的成長發展,目前已形成在金融、房地產、戰略投資等多個領域具有一定影響力和社會貢獻的國際化企業集團。
時代成就企業,企業回饋時代。盧志強董事長曾總結民營企業要盡到的五種社會責任——“一是要本著科學、創新的理念不斷將企業經營好、發展好;二是依法納稅,盡企業的納稅責任;三是向社會提供更多就業機會;四是積極參與公益慈善事業;五是在國家和社會需要的關鍵時刻能夠挺身而出”。
而在每一個國家危難之際,泛海也都挺身而出。在支持抗震救災領域,公司為2008年汶川地震災區重建累計捐款2.28億元,2010年為青海玉樹抗震救災捐贈1億元。此外,還先后為四川雅安、甘肅岷縣漳縣、云南魯甸地震等捐款3000萬元。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泛海向武漢市政府捐贈第一期1000萬元資金,向復旦大學附屬醫院和復旦援鄂醫療隊捐贈專業醫療防護用具,所屬武漢漢口泛海喜來登大酒店、泛海費爾蒙酒店精心接待浙江、河南援鄂醫療隊,所屬金融機構為一線抗疫者捐贈保險服務、設立公益信托,所屬商業平臺響應政府號召為商戶減免租金……
從1985年創立至今,泛海累計貢獻稅收近300億元,向社會公益事業捐贈60多億元,資助公益項目300多個,公益項目惠及數萬個貧困村和數百萬人次。
不僅如此,在泛海扶貧圖譜中,尤為注重將“扶貧”與“扶智”相結合。在中央統戰部有力指導和大力支持下,自2016年5月8日啟動的“泛海助學行動”項目已順利實施五年,至2020年9月25日撥付最后一期捐贈款,泛海累計向10省(區、市)1縣撥付捐贈款13.42億元,共助力約26.86萬名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大學新生圓了大學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