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前的今天,中國高鐵工人成功創造了每小時487.3公里的“世界鐵路運營試驗最高速”。10年后的今天,中國高鐵繼續創造著一個又一個奇跡。
2011年1月9日,中車唐山機車車輛有限公司(簡稱中車唐山公司)自主創新研制的時速350公里和諧號CRH380BL型高速動車組在京滬高速鐵路的運行試驗中,成功創造了每小時487.3公里的“世界鐵路運營試驗最高速”。
2021年1月7日,中車唐山機車車輛有限公司兩款填補行業空白的新產品集中亮相,新型無線供電制式城軌車輛首次實現軌道車輛供電制式由“有線”到“無線”的突破,打破了發達國家對軌道車輛無線供電制式的技術壟斷;同時亮相的第七代時速200公里磁浮列車,完美地整合了中低速磁浮和高速磁浮的技術優勢,實現了多項關鍵技術的創新突破。
走進中車唐山公司鋁合金廠,一臺藍白色調的新型工業機器人格外醒目。“這是側墻焊縫自動打磨機器人,也是目前我們制造‘復興號’的‘秘密武器’?!敝熊囀紫寄軐<摇⒅熊囂粕焦句X合金廠裝調高級技師張雪松告訴記者,高速動車組鋁合金車體的焊接、加工質量直接關系著列車的行車安全和使用壽命。
車體打磨是高速動車組車體生產過程中一道必不可少的工序,16名手工精細打磨女工曾經是這個工序的主力。
“手工打磨不需要多大技術含量,就是用銑刀、千葉片、刮刀,反復的打磨窗口、過線孔等部位的焊縫邊緣,一干活鋁屑到處飛,需要從頭到腳的武裝起來,根本看不出男女……”提起手工打磨,女工杜沙沙印象深刻。
2017年開始,車體生產的智能制造成了張雪松和團隊的攻關主題,從最初的將機器人運用到焊縫打磨,到如今把機器人運用到車體制造的幾乎各個方面。
“現在我們技術攻關基本上都依靠機器人,這也是今后高速動車組生產全面實現‘智能制造’的突破點?!睆堁┧烧f,“經過三年多的摸索、全面推廣用機器人代替手工打磨車體,標準化、數字化、智能化的車體制造生產線已經投入使用?!?/p>
2018年底,杜沙沙轉崗到了技術研究中心計量檢測室擔任計量員,負責通過儀器檢測工件是否合格。原來,運用機器人進行鋁合金車體焊縫精細打磨,4名數控操作者代替了16名打磨工,顯著提升了高速動車組的產品質量和生產效率。
從“和諧號”到“復興號”,從中國制造到中國標準,從追求運行速度到研發更綠色、更智能、更人性化的先進軌道交通裝備,中車唐山公司十年來從高速發展到高質量發展,完美地詮釋了“科技強國”與“交通強國”的深度融合。
走進中車唐山公司文化展示中心,就好像打開一部濃縮的中國軌道交通裝備發展史。
中國第一臺蒸汽機車“火箭號”、中國第一輛專用客車“鑾輿龍車”、中國第一列時速350公里高速動車組、中國第一列常導中低速磁浮列車……一組組模型、一幅幅圖片,記錄著始建于1881年的中國第一家鐵路工廠——中車唐山公司的百年逐夢歷程。
“十三五”期間,中車唐山公司高級“藍領”們像變魔術一樣,將時速350公里“復興號”中國標準動車組、時速160公里“復興號”動力集中動車組、世界首列時速350公里高速貨運動車組、時速400公里可變軌距跨國互聯互通高速動車組、時速350公里高速臥鋪動車組、新一代智能無人駕駛地鐵、時速250公里“復興號”中國標準動車組,等一個又一個世界領先的“大國重器”推出,一次又一次擦亮“國家名片”,讓國人自豪,令世界驚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