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8日,生豬期貨在大連商品交易所正式掛牌交易。生豬是我國價值最大的農副產品,生豬期貨上市對于生豬養殖產業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給農業保險帶來重大發展機遇。
生豬期貨作為我國首個采用活體交割期貨品種,經歷了漫長曲折的上市之路終于迎來了勝利的曙光。生豬是我國價值最大的農副產品,市場規模近萬億元。長期以來,生豬價格波動劇烈且頻繁,生豬養殖企業和消費者都深受“豬周期”的困擾。2018年以來,受非洲豬瘟疫情暴發影響,生豬產量銳減,生豬養殖企業損失慘重。同時新冠疫情對生豬復產擴產帶來了一定挑戰,豬肉供不應求,價格高企,消費者生活成本升高。生豬期貨帶來的遠期價格信號在一定程度上緩解生豬養殖企業生產的盲目性,同時其套期保值功能成為生豬產業鏈規避市場風險的有效手段。2020年12月31日,大商所發布了生豬期貨合約規則,首批上市交易合約為LH2109、LH2111、LH2201三個合約,交易單位為16噸/手,漲跌停板幅度是上一交易日結算價的4%。參與期貨交割的標準品生豬應具有瘦肉型豬的體型外貌,行走自然,無疝氣,體表無膿包或腫塊,無異常喘息特征;平均體重要求為≥100kg且≤120kg,單體體重為≥90kg且≤140kg。
相較于高風險的傳統型生豬價格保險,生豬“保險+期貨”充分利用了生豬期貨的再保險功能,有效轉嫁了保險公司面臨的承保風險,提升保險公司可持續經營能力。同時,生豬期貨也為生豬價格保險提供了透明、公平、公正的價格發布平臺,提高了養殖戶投保的意愿。
中華財險高度重視,在2020年初組織成立生豬期貨項目研究推動組,邀請大商所、期貨公司進行專業培訓,組織專家研發生豬價格保險產品,系統內部署生豬“保險+期貨”項目落地,開拓生豬價格保險藍海市場。同時,積極組織產品報備和內部培訓,加強系統內協調、指導和推動。各分公司積極主動搶抓機遇,提前部署,各省首單爭相落地。1月7日,中華財險遼寧、山東、湖南、廣東、四川、河南、河北、天津、江蘇、內蒙古等十幾家分公司成功簽訂了生豬“保險+期貨”首張保險單。
未來,中華財險將持續堅守“服務國家,服務三農,服務民生,全心全意為人民群眾提供保險保障!”的初心使命,進一步踐行機制引領、市場運作,穩固農業保險可持續健康發展的根基。發揮中華財險自身在農業保險領域的先發優勢,在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雙循環新格局構建等領域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為服務鄉村振興戰略做出更新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