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財經1月6日訊(記者 魏國旭)時代中國近日披露2020年銷售簡報稱,公司全年累計實現合同銷售(連合營項目銷售)金額約為1003.81億元,同比增長28.1%;簽約建筑面積約為673.1萬平方米。在2020年業績會上,時代中國董事會主席兼行政總裁岑釗雄表示,集團全年銷售目標為823億元;照此計算,時代中國完成了年度銷售目標的約122%。
深耕灣區積極拓展
對標世界三大灣區,粵港澳大灣區在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崛地而起。2019年2月,隨著《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的出臺,粵港澳大灣區上升為國家重大發展戰略,正式進入比肩國際一流灣區的賽道。
作為孕育并成長于粵港澳大灣區的企業,時代中國一直把對灣區的深耕作為企業戰略。自1999年在廣州起步,時代中國逐步進入粵港澳大灣區的其他城市,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6月30日,時代中國的總土地儲備約為2180萬平方米,其中位于粵港澳大灣區的土儲占比近90%。
作為灣區建設的一份子,時代中國持續深耕粵港澳大灣區21載,目前已經布局灣區9城,在粵港澳大灣區房地產市場占有率名列前五,在打造大灣區優質生活圈、推動大灣區商業產業的集聚發展等方面發揮的作用日益顯著。
同時,時代中國在2020年11月還推出了灣區成就共享計劃,包括三大禮包:近120個灣區好盤、總額1億元的置業優惠禮券和一元享受安家灣區的機會,助力更多人置業大灣區。
此外,時代中國還逐步布局長三角、長江中游、成渝城市群等高增長潛力區域。目前投資的項目已覆蓋近20個經濟發達城市,共擁有200多個處于不同開發階段的項目。
支持舊改換新城市
作為“城市發展服務商”,時代中國通過住宅開發、城市更新、商業運營、社區服務等業務領域,深度參與大灣區城市發展,城市更新業務也是時代中國的關注重點。岑釗雄曾表示,時代中國的年度拿地策略并沒有改變,首先是優先買回舊改項目,其次是通過公開招拍掛和收購尋找機會。
近年來珠三角9個城市中5個城市(廣、深、珠、莞、佛)土地供應趨勢縮減,深圳、東莞、珠海、佛山四城的土地開發強度已超過開發強度警戒線30%,深圳已經達到50%,這意味著城市開發建設轉入存量挖潛狀態。
以維護、拆除、重建等方式使城市土地得以合理的利用,并強化城市功能,提高居民生活品質,城市更新是城市發展的必然趨勢。有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廣東省累計實施改造面積82.3萬畝,累計節約土地20.4萬畝,節地率達42.4%。
受益于深耕大灣區的先發優勢以及城市更新轉項目加速轉化的紅利加持,時代中國的發展被持續看好。近期,時代中國分別獲國際信用評級機構惠譽、穆迪維持信貸評級“BB-”、“Ba3”,評級展望均為“穩定”。
對此有分析人士指出,時代中國在特殊時期之下保持增長,印證了其發展戰略的前瞻性和優勢所在,這也是其在目前房地產發生巨大變化的大背景下,能夠持續實現營收快速增長的強有力的基礎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