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財經1月4日訊(記者 曾薔)2021年1月4日,普華永道發布了2020年IPO市場的相關數據。數據顯示,2020年,A股IPO未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依然保持強勁的勢頭,IPO數量和融資金額均比上一年同期大幅增長,2020年A股共有395只新股上市,融資總額為 4719億元,創下自2011年以來IPO融資額的新高,IPO數量和融資額同比分別增長97%和86%。
注冊制的實施加快了A股IPO的速度,通過注冊制發行的IPO數量已經超過了審核制。2020年科創板IPO數量145宗,創業板IPO數量107宗,均超過了上海主板IPO的數量(89宗)。同時,落地實施1年半左右的科創板發展迅速,融資額名列前茅,2020年科創板融資額高達2226億元,在各板塊中排名第一,而主板、創業板和中小板的融資額之和為2493億元。IPO融資額前十大個股中科創板獨占7家,科創板已經成為最受歡迎的A股上市板塊。
普華永道中國市場主管合伙人梁偉堅表示:“雖然新冠疫情對全球經濟產生了影響,但由于中國國內經濟迅速平穩復蘇以及注冊制改革的階段性成功,A股上市活動不僅并未受影響,反而呈現了積極活躍的態勢。展望2021年,得益于‘雙循環’新格局和中央‘十四五’規劃進入新發展階段的戰略機遇,若干配套因素均利好資本市場以及聚焦全面實行注冊制的推動,A股IPO將會繼續保持良好發展勢頭,A股IPO融資額或將再創近10年新高,預計2021年A股多層級資本市場獲得IPO企業數量將達430-490家,融資規模為4500-4800億元人民幣?!?/p>
從細分行業來看,上海主板IPO以工業產品、零售、消費品及服務為主,科創板以信息科技及電訊和工業產品為主,深圳中小企業板和創業板則以工業產品為主。從個股來看,2020年IPO前十大個股融資額累計達1417億元,占全年IPO融資總額的30%,中芯國際以532億元的融資額獨占鰲頭。
普華永道中國綜合事業服務部合伙人孫進表示:“2020年是中國資本市場30周年,從股權分置改革到如今的注冊制,中國資本市場的改革步伐不斷推進完善。國內正在建立的多層級資本市場將為符合條件的各類型企業提供更多選擇的融資平臺。同時2020年也是中國資本市場不斷落實對外開放的國際化新起點,在推行投資端改革和深入國際化的過程中,需要防范重大金融風險。2021年,注冊制或將全面推進擴展至主板及中小企業板,退市新規的推出也將有助于A股構建優勝劣汰的生態系統,提高上市公司的質量,加快提升市場的資源配置效率。”
在當前中美關系錯綜復雜的大環境下,2020年不少中國企業仍然選擇去美國上市。2020年,有31家中概股登陸美國資本市場,合計融資金額121億美元,融資額已達到2019年的4倍。其中新能源汽車、金融科技、互聯網服務等行業尤其受到美國投資者的青睞,單個上市募集資金額都在10億美元之上。
盡管存在不利的外圍因素,2020年中國香港IPO市場表現仍然出色,在全球IPO融資總額中排名第二。2020年,香港有154宗新股上市 ,其中146宗來自主板,以零售消費品及服務和工業企業為主,較2019年減少了16%。GEM板上市宗數也有所減少,有8家企業在GEM板上市,較2019年減少47%。另有2家以介紹形式上市及8家GEM轉至主板上市但未有集資的公司。融資金額方面,2020年香港市場總融資額為3977億港元,同期增長25%,在新經濟企業和中概股上市活躍的支持下,主板表現強勁,融資額達到3971億港元,同期增長26%。GEM新上市公司融資金額有6億港元,同期減少了40%。
2020年在香港上市的生物科技公司數量比2019年有所增加,預計這個趨勢在2021年將會延續,香港作為亞洲生物科技公司最佳上市平臺的地位正在逐步形成。隨著上市條規改革的成功,預計新經濟體和中概股回歸將繼續成為2021年香港交易所上市活動的主要推動力。普華永道預計,2021年將有170家企業到香港上市,全年融資總額介于4200億至4600億港元。香港IPO融資總額有望創下新高,重新奪回IPO總融資額全球冠軍。互聯互通將讓香港為企業和投資者提供更多獨特的價值和商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