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銀保監會就近期人身險產品監管以及監管報告審核中發現的典型問題進行了通報,一口氣點名批評了30家人身險公司。這些公司在產品設計、產品條款表述、產品費率厘定等方面存在一些問題。
這是銀保監會近一年來第三次就這類問題進行通報,相較于前兩次通報的20家、19家公司,此次通報在保險公司數量上有顯著增長。這說明監管部門規范整治人身險市場的決心堅定且正持續深入。
在產品設計方面,“長險短做”問題有所抬頭。如,復星保德信、同方全球人壽和華泰人壽報送的某終身壽險產品,可靈活減保,且無比例限制,存在“長險短做”風險。“長險短做”是指,保險公司通過提前返回保費、靈活減保等方式,將一些長期限人身險產品的實際保險期間縮短,在躲避嚴監管的同時,也擾亂了正常的市場秩序。
業內人士表示,前幾年,部分保險公司利用快速返還型保險產品沖業務規模,市場上“長險短做”問題較為嚴重。監管部門此后出臺一系列監管政策規范,近兩年相關問題得以緩解。
另一個是萬能險產品問題。根據通報,中華人壽報送的某萬能型終身壽險,其萬能賬戶以日為單位進行結算,但備案材料中并未說明其具備萬能險按日結算的賬戶管理方式和管理能力,存在噱頭營銷風險。
上海證券報記者獲悉,此前,監管部門已對萬能險產品經營情況進行摸底,并對問題突出的公司進行了約談。目前,監管部門已在起草萬能險產品相關監管文件,未來萬能險產品監管態勢將持續趨嚴。
近年來火爆的醫療險也是此次被通報的“重災區”,續保約定不合理、不完整,醫療處方審核約定不合理等問題突出。業內人士指出,續保約定關系著保險消費者在保險期滿時,是否繼續投保同款保險產品、是否需要重新健康告知等投保細節,是近年市場關注的焦點。通報內容提到的問題,需要引起保險消費者的關注,避免在續保時引起糾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