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財經2020年12月31日訊(記者 趙戎 里豫)2020年8月,以“膜”產品為主業的廈門嘉戎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嘉戎技術”)披露了其沖刺創業板的招股說明書。令人尷尬的是,3個月后,嘉戎技術的重要合作伙伴武漢天源環保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天源環保”)也披露了招股說明書,兩者之間的相關財務數據不僅不一致,甚至可以說是出現嚴重沖突。在目前嚴打欺詐發行和財務造假的大背景下,這兩家合作伙伴中,是誰披露的財務數據說了謊?
披露資料顯示,嘉戎技術是一家以膜分離裝備、高性能膜組件等產品的研發制造與應用技術為核心,為客戶提供高濃度污廢水處理及清潔生產綜合解決方案的企業。而天源環保主要業務則包括環保裝備研發制造與集成、環保工程建造及環保項目運營服務等。雙方是多年的合作伙伴,其中嘉戎技術是天源環保的供應商,天源環保則是嘉戎技術的大客戶。
根據天源環保招股書披露的前五大供應商采購情況,該公司2017年向嘉戎技術的采購金額為1171.18萬元,排名第二,占總采購額的8.74%。然而,在嘉戎技術招股書中披露的2017年前五大客戶情況中,天源環保卻沒有得到相對應的體現。該公司披露的第三、第四、第五大客戶的銷售收入分別為867.25萬元、621.77萬元、604.77萬元,金額均遠小于1171.18萬元。
通常,某公司面向其供貨商的采購額度,相對應體現在該供貨商的財務數據中,就是銷售收入。如果按天源環保披露的2017年向嘉戎技術的1171.18萬元的采購金額,其應該排嘉戎技術2017年前五大客戶中第三位,且數額遠高于緊隨其后的幾位大客戶。為什么在嘉戎技術招股書的相應部分中,卻完全沒有體現呢?雙方披露的信息出現明顯沖突。
類似的披露信息沖突還體現在2018、2019年的財務數據中。
根據嘉戎技術招股書披露的信息,該公司2018年-2019年來自天源環保的銷售收入額分別為2857.51萬元和4393.88萬元;而天源環保招股書披露的2018年-2019年向嘉戎技術的采購額度卻分別為4863.34萬元和8108.38萬元。兩年分別相差2005.83萬元和3714.50萬元。
在招股書中,兩家IPO公司均承諾:《招股說明書》不存在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者重大遺漏之情形,且公司對《招股說明書》所載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完整性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然而沖突如此明顯的披露信息顯示出,至少有一方的財務數據有問題。
本網記者分別向天源環保和嘉戎技術聯系采訪核實,雙方均未給出答復。本網記者將跟蹤報道后續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