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STRAWBEAR ENTERTAINMENT GROUP(以下簡稱“稻草熊”)已通過港交所上市聆訊,即將開始招股。稻草熊于2014年成立,據現股東架構顯示,資深影視制作人、稻草熊董事會主席以及CEO劉小楓作為公司的創始人和第一大股東在全球發售前持有58.41%公司股權。此外,愛奇藝、劉詩施(即演員劉詩詩)、趙麗穎分別持股19.57%、14.80%、0.79%。
作為一家創新的頭部影視公司,稻草熊積極把握網絡視頻平臺崛起的機遇,搶占行業先機,率先與新媒體平臺深度合作,打造多賽道、多資源、多體量、多樣化的精品劇集,以滿足不同觀眾需求。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顯示,稻草熊目前已經成長為國內領先的劇集制片商和發行商。按2019年首輪播映劇集數目及劇集收入計,稻草熊的市場排名分別為第四和第六。作為近年來資本市場鮮有的頭部影視類企業,稻草熊上市備受市場矚目。
招股書顯示,稻草熊業務涵蓋電視劇、網劇的投資、開發、制作和發行,自成立以來合計制作和/或發行29部電視劇/網劇。營收構成來看,目前稻草熊的收入來源分為自制劇、買斷劇以及定制劇的承制服務三部分。其中,定制劇逐漸成為稻草熊業務發展核心。與傳統的自制版權劇賺取發行收入的模式不同,稻草熊通過向頭部網絡視頻平臺提供全方位的劇集承制及制片管理服務,提高資金周轉率并最大程度降低劇集發行風險。
而在影視制作上,稻草熊則打破了傳統劇集制作公司的局限,通過打造獨特的平臺型運營模式,向全行業開放合作,擁抱業內優質創作人才。即稻草熊憑借資金、銷售發行等優勢資源,向市場參與者提供全方位的IP運營服務,與行業優秀創作團隊形成良好的戰略合作,有效整合行業優質資源,加速產能提高與協同效應。業內人士評價,平臺型運營模式的建立,既保證了稻草熊的優質影視項目源源不斷,又能提升效率,使投資風險降低并獲得更好的回報。
這一運營模式與公司企業理念一脈相承。稻草熊的企業理念是做影視產業的服務者,服務各類播出平臺和產業內的創作者,以推動行業工業化。稻草熊在產業鏈里并不僅僅將自己定義為制作公司,更多的是善用自己的優勢替創作者解決劇集的投資、品控以及發行等各個環節的問題,讓創作者、合作工作室能夠專心致志地投入影視藝術創作,保證作品的優質產出。這種前瞻性的合作方式和合作理念,持續推動著影視行業向更縱深的工業化發展。
得益于獨到的經營理念、豐富的IP儲備及發行能力以及強大的資源整合能力,稻草熊將合適的行業參與者配置到其擅長的特定題材上,縮短了劇集從孵化到制作再到發行的周期,實現最大價值工業化的生產方式,從而達到劇集承制流程標準化。招股書顯示,自提交影視劇項目備案至劇集實現首輪播映,稻草熊平均需要大約17.8個月,顯著低于業內平均周期的22.5個月。
過往業績顯示,稻草熊近年來營收保持平穩增長。2017年-2019年,公司收入分別為5.43億元、6.79億元、7.65億元,年復合增長率為12%。2020年上半年,稻草熊實現收入5.8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即便在全球經濟受到新冠疫情不同程度的影響下,稻草熊經營能力亦表現出色。2020年上半年,稻草熊實現凈利潤5413萬元,同比增長43%;同期公司毛利率達23.4%,與2019年同期的11.2%相比,已經翻番。
從本次募資投向來看,稻草熊亦主要圍繞劇集制作,持續提升其核心競爭力。招股書顯示,公司本次募資金額將首先用于劇集制作,用于包括《公子傾城》、《月歌行》、《浮圖緣》等預期于2021年或2022年播映的劇集。與此同時,稻草熊亦表明其進軍海外的強烈意向和信心。傳媒行業分析師認為,國內影視劇市場需求仍然強勁,作為行業先行者和市場領先者,上市后的稻草熊將繼續占據有利位置,從穩定及持續的市場增長中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