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財經12月24日訊(記者 劉天)近日,嫦娥五號順利結束為期23天的太空之旅,返回地球,并帶回1731克月球土壤樣品,成功完成了中國首次月球采樣返回任務。在這趟轟動全球的攬月征程上,除了月壤,嫦娥五號還帶回冬奧會會旗、抗疫音樂星光、飛鶴星飛帆。中國飛鶴旗下星飛帆成為全球首個進入月球空間,并實現地月往返的嬰幼兒配方食品。
12月23日,在由國家航天中心舉辦的嫦娥五號搭載物品交接儀式上,經權威機構公證,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主任劉繼忠將搭載物——星飛帆系列產品交到了中國飛鶴董事長冷友斌手中,同時向飛鶴頒發了搭載證書。正式宣告中國飛鶴旗下星飛帆成為全球首個進入月球空間,并實現地月往返的嬰幼兒配方食品。
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主任劉繼忠在交接儀式上表示,探月工程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著月球樣品順利返回我國預定區域,月球樣品“踏”上了祖國的土地。經初步測量,采集的月球樣品約1731克,嫦娥五號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大家都知道,嫦娥五號任務系統極其復雜,過程環環相扣,在軌23天時間里,完成了一次對接、六次分離、兩種方式采樣、五次樣品轉移、十一個飛行階段,其技術難度之大在我國航天史上前所未有。”
劉繼忠表示,月球樣品隨返回器安全返回來之不易,可以說是航天60年來的積累,也是嫦娥五號立項以后10年大家共同努力的成果。同時在返回器上也搭載了相關的物品,也一同安全返回,包括冬奧會吉祥物、徽章、水稻、苜蓿種子等農業“芯片”,致敬抗疫工作者的歌曲《星光》《堅信愛會贏》,科普繪畫作品《點亮夢想》以及中國飛鶴嬰幼兒配方食品等。
據探月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本次交接儀式上的交接物品都極具象征意義。種子是農業的“芯片”。本次搭載了航天育種產業創新聯盟牽頭的包括中國農業科學院、蘭州畜牧與獸藥研究所、華南農業大學、國家花卉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際竹藤中心、大連海事大學在內的國內農業龍頭單位提供的水稻、苜蓿、燕麥、擬南芥等各類林木和花卉種子三十余種試驗材料。本次種子搭載體現了探月工程深入貫徹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的“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的“要開展種源卡脖子技術攻關,立志打一場種業翻身仗”等重要指示精神。
中國農業大學參與搭載的紫花苜蓿具有蛋白質含量高、纖維素含量豐富的特點,是奶牛等草食動物的重要優質飼草,被譽為“牧草之王”。同時,苜蓿也是保持水土和保護環境的重要農作物。紫花苜蓿的品質對于奶業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由嫦娥奔月航天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提供的芯片是本次搭載物品之一,芯片里面包含了致敬全球抗疫工作者的歌曲《星光》《堅信愛會贏》以及科普繪畫作品《點亮夢想》。《星光》由十幾個國家的兒童演唱,體現了世界人民在疫情肆虐下展現出來的團結精神,傳遞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點亮夢想》是向全國小朋友征集獲得的繪畫作品,一共有28206幅,通過有效激發出少年兒童對于未知世界的好奇心和想象力。
而選擇了中國飛鶴作為唯一一家具有行業影響力的民族企業參與本次搭載活動,不僅是因為中國飛鶴是國內嬰幼兒食品領域杰出的民族企業代表,也希望能用重大工程的世界影響力帶動民族品牌“中國飛鶴”走向全球市場。
“就像中國航天人渴望探索太空一樣,飛鶴人也一直希望能夠研制出能夠代表民族品牌形象、代表國家水平,甚至能夠領先世界的嬰幼兒配方食品,這是幾代飛鶴人的夢想和追求。”中國飛鶴副總裁魏靜在交接儀式上表示,飛鶴會以這次牽手為起點,與中國探月工程進一步開展深度互動,以探月精神為指引,踏踏實實做好母乳研發、產品創新和產業建設,為實現行業振興,為將中國嬰幼兒配方食品品牌推向世界而努力。
魏靜表示,飛鶴一直在不斷加大母乳研究方面的投入,搜集了數千份母乳樣本,建立了中國母乳數據庫,將中國母乳研究從宏觀成分研究階段,帶入到微觀結構研究階段。就在今年,飛鶴的研發團隊在中國母乳的蛋白質和脂肪酸研究方面,再次取得新突破,不僅描繪出了中國母乳不同泌乳期蛋白質和氨基酸組成的動態變化,還更精準地明確了中國母乳中ARA和DHA的比例。在飛鶴的帶動下,中國嬰幼兒配方食品行業開啟了中國母乳研究的步伐,“這對于我們掌握嬰幼兒體質提升的自主權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