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0年中國信托業年會上,中國銀保監會黃洪副主席提出良好的受托人文化應具有守正、忠實、專業三個基本特征,并指出信托公司要實現高質量發展,關鍵是要圍繞受托人的中心地位建設良好的受托人文化。在信托行業轉型期,黃副主席對受托人文化的概括總結一方面為今后信托機構的發展路徑和展業方式指明了方向,另一方面也是對中國信托業發展實踐、經驗和教訓的提煉,體現的是我國移植信托制度之后,在實踐中形成的“中國式信托觀念”。信托文化是信托觀念的精神核心,而受托人文化是信托文化的最重要組成部分,對信托文化前世與今生的法理延承的考察對我國當前信托文化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1、14世紀——用益(Use)與傳統信托制度
信托制度最初是由中世紀英國法上的用益(Use)發展而來,用益(Use)制度在英國經過幾個世紀的發展,逐步形成了傳統意義上的信托制度,值得注意的是,傳統的信托制度主要用于個人或家庭的遺產繼承和財產移轉。一直到18世紀中期,信托法依然被認為是財產轉移法的一個分支,常被稱為普通信托(ordinary trust)或者傳統信托。
傳統信托觀念是信托文化濫觴的開端,傳統的信托觀念彌漫著自由的創新主義思想,而發展于衡平法的接納和支撐;傳統的信托觀念在其發展伊始便強調以“道德”和“公信”為中心的受托人文化,奠定了現代信托制度“忠實”義務的法理基礎;同時,傳統信托觀念中受托人的“權力有限”思想也打造了現代信托制度受托人文化的“注意(善管)義務”的制度雛形。
2、18世紀——信托文化在美國的繼受和現代信托制度
美國起初是英國殖民地,法律制度繼受英國普通法,英國傳統信托觀念也被帶入美國。獨立戰爭之后,美國建立起資本主義市場經濟制度,隨著資本市場的發展,美國現代信托金融性財產的投資活動對受托人積極管理的需求,與傳統信托觀念文化形成了劇烈的沖擊,在這種沖擊下,現代信托觀念慢慢建立,新的信托文化逐漸形成。
美國現代信托觀念中形成了以“信賴義務”標準為核心的受托人文化,為信托受托人樹立了極高的道德和能力標準,也為以后信托觀念文化的發展增加了想象力并打開了廣袤空間,可以說,后來世界范圍內信托文化的構造和發展都建立在信賴義務之上。
3、19世紀——信托文化在大陸法系國家的傳播
現代信托制度由于在財產管理和處分上具有優勢而被越來越多的國家和地區所認同,現代信托觀念逐漸傳入大陸法系國家,其中受影響較為顯著的是日本。日本參照美國信托制度,在1922年4月同時頒布了《信托法》和《信托業法》,極大的促進了商事信托的發展。
日本信托制度的發展是在繼受了美國信托觀念和法理的基礎上,以制定法的形式在信托法中加以固定后,又通過學理上的不斷摸索和探討,然后再經過對各個特別法的逐步修改而形成,形成了一種較為完善的脫離了衡平法的、適合大陸法系國家法律制度的信托文化。
4、20世紀——信托文化在中國的發展
20世紀20年代,眾多信托公司在上海設立,但由于信托文化缺失、人們對信托制度認識不深,信托公司在營業范圍上是以銀行業務為主。后來由于政府監管不力,市場亂象叢生,最終在1921年11月爆發“信交風潮”,絕大多數信托公司破產,給國家經濟造成重大損失。20世紀60年,我國臺灣地區引入信托觀念并在2000年頒布《信托業法》。我國大陸也從1993年開始著手制定并于2001年頒布《信托法》。與西方信托制度的發展不同,我國大陸對信托制度的移植是一種國家主導下的自上而下的強制性制度變遷。通過頒布《信托法》,國家在最短的時間內將普通法中蘊含著效率機制的信托制度移植到我國,并在同年9月就將該種制度設計應用于開放式證券投資基金,自此之后,我國信托文化才開始真正得以成長。
我國信托文化(特別是受托人文化)的制度根源在于信托法第二十五條規定的“ 受托人管理信托財產,必須恪盡職守,履行誠實、信用、謹慎、有效管理的義務”之中。隨著我國信托業的發展,國家從金融系統性風險防控、市場競爭秩序維持、公序良俗的要求以及投資者利益保護等方面,不斷對信托機構施以嚴格要求,形成了當前守正、忠實、專業的信托文化總綱。信托機構需要樹立受托人意識,遵規守紀、埋頭實干、勤勉盡責,不斷提升全面風險管理能力、專業化資產管理能力、提升綜合化管理服務能力、信息科技支撐引領能力四種能力,從而更好的支持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和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的使命。
5、深入踐行受托人文化 提升核心競爭力
銀保監會黃洪副主席在2020年信托年會最后強調,信托業發展歷史一再表明,堅守受托人的根本定位,堅決回歸信托本源,堅持信托法律關系,做精做細信托主業,是信托業的根本出路,也是實現信托業高質量發展的關鍵。
信托公司作為專業受托機構,應當堅持從上至下、由點及面的受托人文化建設路徑,同時以健全完善的機制作為保障,推進受托人文化建設切實落地見效。在公司管治層面,需要將受托人文化建設納入公司經營發展戰略規劃;在業務開展層面,應當確保符合受托責任的業務操作規范與員工行為準則落到實處;在考核機制層面,應該制定與受托人文化相應考評標準與反饋機制;在受托人文化宣貫層面,要以多元化、常態化的方式全面塑造信托文化氛圍。
在受托人文化的建設過程中,信托公司需要堅守受托人定位,不斷提升自身的核心競爭力:在風險管理能力建設中,從“防控風險”向“經營風險”轉變;在資產管理能力建設中,從“投行業務”向“資產管理”業務邏輯轉變;在信息科技支撐引領能力建設中,從“業務支持”向“科技賦能”轉變;在機構組織建設中,由“團隊搭配”向“體系建設”轉變;在品牌建設上,從“產品驅動”向“客戶驅動”轉變,最終全面提高信托公司的核心競爭力,實現受益人合法利益的最大化并創造社會價值。
我國信義文化源遠流長,隨著信托制度的移植,信托文化和信義文化相互融合,在實踐中積淀和發展,形成了當前以守正、忠實、專業為特征的中國式的受托人文化觀念。作為專業受托人,信托公司應深入踐行這種受托人文化理念,這不僅是構建競爭力的關鍵,也將護航整個信托行業行穩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