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經緯客戶端12月22日電 (魏薇)近日,繼螞蟻集團率先下架銀行存款產品后,度小滿金融、京東金融、騰訊理財通、滴滴金融、天星金融、陸金所、美團、360你財富共9家互聯網平臺均相繼停止新增互聯網存款產品,有的平臺僅對此前購買的用戶可見。
業內人士分析稱,銀行和互聯網平臺合作存款業務,后續或有規范性政策出臺。下一步,應該采取更多措施鼓勵中小銀行多渠道補充資本,多元化獲得資金,同時中小銀行也應增加自營渠道的吸儲能力,做好客戶精細化運營。
銀行收縮互聯網平臺存款投放
“今年下半年,原本我們沒有打算在互聯網平臺投放存款產品。因年底考慮到沖一下負債端業務,同時銀行也有開門紅的慣例,才在平臺上線了產品。”一位中小銀行的從業者告訴中新經緯客戶端,近日正在收縮在互聯網平臺上的存款產品投放,只有存量客戶可以看到,新增客戶已經無法看到。
近年來,包括民營銀行、城商行、農商行甚至村鎮銀行在內的中小銀行,通過互聯網平臺吸儲,存款規模快速增長,尤其是此前的“靠檔計息”產品一經問世,迅速受到儲戶關注。
中新經緯客戶端了解到,去年監管窗口指導“靠檔計息”產品以來,各大銀行已陸續下架此類產品,近日六大行集體發布公告調整靠檔計息產品計息規則,“靠檔計息”產品在市場上已難尋蹤跡。
不過,部分中小銀行仍與互聯網平臺合作,投放創新型存款產品,這種“助存”的業務模式也引發了業界關注。
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穩定局局長孫天琦12月15日在第四屆中國互聯網金融論壇上發表演講稱,互聯網金融平臺開展此類金融業務,屬“無照駕駛”的非法金融活動,也應納入金融監管范圍。
“目前的大背景是降利率,降低貸款利率給實體經濟降低資金成本、讓實體經濟更好的發展。一系列的政策都是圍繞這個目標,包括前期的互聯網貸款政策等,也是服務于降低融資利率的目標。”財富管理專家王永升對中新經緯客戶端表示。
王永升認為,無論是互聯網平臺主動下架存款產品,還是六大行同一天清理靠檔計息產品,都代表了監管部門降低融資利率的決心,雖然靠檔計息產品和創新型存款產品對客戶友好,但此類產品規模過大,則會提高銀行負債端成本,不利于銀行降低貸款利率。
自營渠道建設與第三方平臺兩難
民營銀行成立之初,由于只有一個物理網點,吸收存款只能依賴線上運營和同業負債。
2018年之前,存款在民營銀行負債中的占比仍然較低,如2017年微眾銀行和網商銀行的存款在負債中的占比分別為7%和34%。
與此同時,民營銀行相繼推出了創新型存款產品,被稱之為“智能存款”,該產品靠檔計息,既享受活期產品的流動性,同時兼具定期產品的收益率,在第三方平臺上一經推出,便受到儲戶的追捧。除了民營銀行,不少城商行、農商行甚至村鎮銀行也加入“智能存款”賽道。
有賴于智能存款產品,民營銀行不僅知名度一炮打響,同時攬儲規模和占比也有了提升,仍以微眾銀行和網商銀行為例,2018年上述兩家銀行存款在負債中的占比分別提升至74%和47%,截至2019年末,上述兩家銀行的存款占比進一步升至86%和61%。
存款規模提升的背后,第三方平臺推廣功不可沒。一位互聯網平臺從業人士對中新經緯客戶端表示,銀行選擇第三方平臺合作是市場化的選擇。“中小銀行吸儲能力有限,與第三方平臺合作能夠較快速獲取所需的存款規模,來支撐貸款業務的發展;第三方平臺一般是有客戶流量的大平臺,客戶忠誠度高,增加一個存款欄目也比較簡單,金融產品的客戶忠誠度高,第三方平臺也想引入存款作為維系客戶的手段。”
“相較于和第三方平臺合作,自營渠道建設的資金、人力成本和漫長的客戶推廣時間成本都是中小銀行難以逾越的門檻。”一位民營銀行人士告訴中新經緯客戶端。
據了解,銀行在互聯網平臺銷售存款產品,需要向平臺支付“導流費”,一般銀行根據平臺日均存款余額的千分之一點五至千分之三向平臺支付手續費,按月或按季進行結算。
不過,部分中小銀行已重新重視自營渠道建設,增加客戶粘性。“我行本身就以線上為主,前期已經把系統、APP和人員都鋪設好了。”上述中小銀行人士告訴中新經緯客戶端,早在2018年,銀行業已經在討論金融科技轉型問題,2019年討論已經到了白熱化程度,2020年疫情催化下,銀行更加注重科技投入。
該人士表示,今年已經在逐漸將客戶導流至自營渠道上。“一些客戶在互聯網平臺購買存款產品后,對銀行品牌有了一定認知,如果第三方平臺無法購買,就會轉向自營渠道。”他介紹道,今年全年,該行運營人員的一項KPI就是增加客戶量,為此也推出了一些拉新活動。他認為,明年的KPI可能會更多偏向經營自營客戶。
業內:應鼓勵中小銀行多渠道補充資本
據了解,目前僅有少數互聯網平臺可以看到銀行存款產品,此次下架對于中小銀行影響幾何?麻袋研究院高級研究員蘇筱芮對中新經緯客戶端表示,銀行創新型產品下架涉及到兩方,一方是金融機構,即銀行;另一方是互聯網平臺,即科技公司。
“互聯網存款管理趨嚴,受到沖擊最大的群體是中小銀行,因為中小銀行的資本補充渠道不及大行,對存款的依賴程度較高,尤其民營銀行由于缺乏網點,更加依賴線上吸儲,中小銀行的負債端將面臨挑戰。”蘇筱芮認為。
在中關村互聯網金融研究院首席研究員董希淼看來,互聯網存款業務的出現,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中小銀行負債來源狹窄、負債成本高企的窘境,下一步應該采取更多措施鼓勵中小銀行多渠道補充資本,多元化獲得資金。
董希淼同時指出,應進一步推進和深化存款利率市場化,允許中小銀行在市場利率定價自律機制之下,采取更有彈性的存款利率浮動,進一步降低中小銀行的負債成本,讓中小銀行有更穩定的資金來源。
蘇筱芮認為,中小銀行需要居安思危,他給出三方面建議:一是機構需要厘清自身的業務結構與規模占比,放緩步伐,通過加強同業融資來逐步降低互聯網吸儲的占比;二是評估監管指標,如流動性匹配率、優質流動性資產充足率、核心負債比例等重要監管指標,進行壓力測試,制定相關的處置預案;三是加緊平衡收入結構,做好客戶精細化運營,做好客戶留存,不能過度依賴高利率吸儲,新規已在路上,現階段重要的是預判形勢,及時調整。
不少儲戶關心未來互聯網平臺是否會重新上架存款產品?蘇筱芮指出,由于該事件涉及兩方,未來是否還有可能再次上架取決于兩大因素,一是互聯網平臺的合規性,二是中小銀行自身的合規性,如果中小銀行不涉及到地方法人跨區,自身的風險抵御能力較強,且選擇的互聯網平臺合規性較好,那么未來還是存有上架的可能。(中新經緯APP)
中新經緯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以其它方式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