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暴發之后,監管混亂、優先發展領域分歧和專業知識缺口等問題持續為亞太地區亟待發展的數字健康行業制造障礙。”這是貝克·麥堅時日前發布的名為《超級彌合:定義亞太地區數字健康創新新時代》的最新報告所提出的看法,這份報告比較并整合了亞太數字健康生態體系中主要參與者(即醫療保健和生命科學、科技和金融公司)的觀點。
通過對750位醫療保健和生命科學、科技及金融企業高管的采訪調查,該研究報告發現,所有受訪行業參與者都將數字健康發展作為優先考慮事項,同時在構建新的解決方案和體系時也面臨著越來越大的市場壓力。所有受訪者都將臨床試驗管理列為高度優先領域,但在數字健康的其他領域,他們的優先選項很快出現了分歧。
此外,有受訪者認為,認知與結果之間存在著落差。盡管74%的受訪者同意加強醫療保健生態體系中的合作將顯著推動行業進步,但是,78%的醫療保健和生命科學企業則擔心科技公司更傾向于推動商業化發展,而非致力于提高醫療保健的高質量發展。然而,71%的科技公司表示,醫療保健企業往往缺乏實施新解決方案的技術能力。
因此,72%的受訪者認為,為滿足對新解決方案的需求,所有的受訪行業都需要徹底反思如何組織、資助和擴大創新。政府對醫療保健生態體系高度復雜的監管以及各企業商業利益之間的矛盾也都是加速創新的障礙。
該研究報告發現,在亞太地區,現有五大驅動因素加速數字健康的發展:一是新冠疫情對傳統醫療保健實施和管理的顛覆;二是數字健康技術的進步;三是醫療保健體系的成本壓力;四是經濟低迷時期醫療保健行業被視為投資“避風港”;五是對個性化護理服務的需求。
貝克·麥堅時亞太醫療保健和生命科學行業團隊主席Elisabeth White律師表示,在醫療保健行業,用戶/患者數據能夠為企業抓住機遇及應對挑戰提供最基礎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