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杭州12月22日訊 (記者 柳潔 通訊員 吳茜)12月22日,浙江省“十四五”綜合交通重大項目開工儀式暨通蘇嘉甬鐵路海上鉆探啟動儀式”在杭州灣新區舉行,標志著由中鐵大橋院與中國鐵設聯合體勘察設計的通蘇嘉甬鐵路控制性工程——杭州灣跨海鐵路大橋鉆探全面啟動。
據中鐵大橋院副總經理黃燕慶介紹,通蘇嘉甬鐵路線路起自南通市南通西站,與鹽通鐵路(連接江蘇省鹽城市與南通市的高速鐵路)正線貫通,向南跨過長江后,經過蘇州市、嘉興市后跨過杭州灣進入寧波市。全線正線運營長度為310公里,其中新建線路長度301公里,設南通西、張家港、常熟西、蘇州北、汾湖、嘉興北、嘉興南、海鹽西、慈溪、莊橋等10座車站。該鐵路是國家高速鐵路網規劃“八縱八橫”中沿海鐵路客運通道組成部分,也是長三角城際鐵路網的骨干線路,跨海鐵路大橋建成后將成為杭州灣大灣區又一標志性工程。
新建杭州灣跨海鐵路大橋在既有杭州灣公路大橋上游,海域段全長約29.2km,大橋包括北、中、南3座航道橋,分別為主跨450米、主跨2*448米、主跨364米斜拉橋。大橋建成后將是全世界最長、建設標準最高的跨海高速鐵路橋。
早在2019年8月,中鐵大橋院就已完成了地質勘察初測工作。本次地質勘察是在初測基礎上開展的定測工作。中鐵大橋院通蘇嘉甬鐵路杭州灣大橋地勘項目負責人王曉海介紹說,“這次地質勘察是在初測基礎上,詳細查明橋址區的工程地質和水文地質條件的勘察工作,重點勘察對設計方案起控制作用的工程地質問題,為橋梁設計提供詳實的工程地質資料。此次地質勘察工程施工位于杭州灣海域,總工期為6-8個月?!?
“由于杭州灣海域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氣象環境條件,海域段勘察面臨諸多困難。主要存在‘海域寬、風大、浪高、潮差大、流速大、地質較差、存在淺層氣影響’等諸多不利因素,勘察施工環境極其復雜?!蓖鯐院Uf。
面對杭州灣區域施工安全風險極大的問題,中鐵大橋院勘察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確保項目高質量安全推進。
據了解,通蘇嘉甬鐵路建成后,將大大縮短寧波至上海、蘇州、北京等地的時空距離,減少出行時間和出行成本,有望實現寧波至蘇州、上?!?小時交通圈”,寧波至北京5小時通達,為沿線市民出行帶來極大便利。(經濟日報記者柳潔 通訊員 吳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