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經營報 作者:陳嘉玲
12月4日9時10分47秒,在前一位買家出價16秒之后,編號C9368買家加價100萬元,喊出553,370,207.45元的價格。
這是一場在阿里司法拍賣平臺展開的競拍,拍賣標的是上海華信國際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海華信”)破產案所涉的資產。如果不是后續突如其來的變故,這場拍賣將如往常一樣,湮沒在每日的交易之中。
變故在于,上述編號C9368買家加價之后大約42分鐘,這場拍賣被緊急撤回。撤回的原因是,前一次拍賣成功,但未按期付款的競買人向上海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提交訴狀、申請訴前保全。
《中國經營報》記者調查獲悉,該競買人在未按期付款后曾申請延期,法院為此還曾組織過聽證會,但最終延期訴求落空。頗有意思的是,第四次拍賣當中,除了申請保全外,該競買人還被指認換“馬甲”繼續參拍……
拍賣延期付款爭議
某知情人士透露,11月10日,深圳市國勝材料合伙企業(有限合伙)(以下簡稱“深圳國勝”)和上海靜觀創業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以下簡稱“靜觀創投”)聯合以11.48億元的高價拍下文章開頭提到的涉案資產。
這一資產是上海華信持有的上海玻璃鋼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海玻鋼院”)100%股權和上海華信對上海玻鋼院享有的1.08億元無爭議債權。
據拍賣平臺披露,此次司法拍賣的處置單位是上海華信等15家關聯公司合并破產清算案管理人(以下簡稱“管理人”);監督單位是上海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
在11月10日之前,上海玻鋼院100%股權和1.08億元債權的資產,分別于8月3日、9月16日進行公開拍賣,均由于無人出價而流拍。
意外的是,相比前兩次拍賣的“無人問津”,11月10日的第三次拍賣卻競爭異常激烈,共有7名競拍人報名,引發了4.3萬人圍觀,24小時內競拍人累計出價了960次,最終深圳國勝和靜觀創投獲勝。
按照拍賣約定,獲勝的競買人需要在競價結束后7個自然日內支付尾款。但是,深圳國勝和靜觀創投并未能按期付清尾款。
知情人士透露,深圳國勝和靜觀創投支付了1億元之后,向管理人請求延期至12月18日付款。
為此,11月17日下午2點,上海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組織了一個聽證會。債權人在聽證會上向深圳國勝方面提出:“假設延期付款,最終不能付清尾款怎么辦?如何擔保能按期付清?”
據記者了解,參與第三次拍賣的其他競買人還給法院和管理人寫信,針對延期付款一事提出異議。
相關人士分析指出:“如果可以延期支付,那么競買人是不是可以出更高價格? 延期付款對其他競買人而言是否公平?”
從當時的競拍記錄來看,深圳國勝和靜觀創投的最終出價,僅比編號為B4759的買家高出50萬元。
記者注意到,11.48億元的成交價,相比于5.52億元的底價溢價了108%,相比于6.93億元的評估價溢價65.6%。
據了解,最終,深圳國勝和靜觀創投延期付款訴求落空。
第四拍遭緊急叫停
11月18日,管理人在阿里司法拍賣平臺上重新發出招拍公告,定于12月3日12時至12月4日12時(報價延時除外)進行第四次拍賣。
根據招拍公告的“特別說明”第5條,管理人明確:“本次拍賣為第四次拍賣,因第三次拍賣(2020年11月9日10時開拍)的競買人未按期足額交納拍賣余款,視為悔拍,因此管理人對上述標的重新拍賣,悔拍人不得參與本次競拍。”
阿里司法拍賣平臺顯示,共有6人報名參加第四次拍賣,參拍保證金為5000萬元,超過1.1萬人次圍觀。
然而,這場一波三折的拍賣,在第四輪再起波瀾。
12月3日11時左右,深圳國勝和靜觀創投以其與管理人就上述標的拍賣事宜發生糾紛為由,向上海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遞交起訴狀及訴前保全申請書,要求撤回拍賣。
12月3日17時左右,管理人在拍賣網站上對上述訴訟事件作出公
告,要求競買人注意并理性參拍。管理人還表示,對本次拍賣成交瑕疵不作承諾,不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同時保留通過訴訟的方式對前次競買人追究責任的權利。
盡管公告了標的可能存在訴訟風險,但參與第四次拍賣的競買人仍未卻步。
12月4日上午9時10分31秒,編號為W3098的買家率先出價。16秒后,編號C9368的買家加價100萬元,喊出553,370,207.45元的價格。
讓買家們意外的是,距離拍賣結束僅剩2個小時零8分鐘的時候,這場拍賣突然被叫停。
當前阿里司法拍賣平臺上顯示,“本場拍賣已撤回!”根據平臺披露信息,12月4日9時52分,管理人收到上海三中院作出的(2020)滬03財保1號民事裁定書和協助執行通知書,要求管理人立即撤回本次拍賣,且未經該院準許管理人不得對
本次拍賣標的再次公開拍賣,現撤回本次拍賣。
也就是說,深圳國勝公司在拍賣前一小時提交訴狀,申請保全;法院則在拍賣結束前兩小時左右撤回拍賣。
“未按期付款,應當屬于違約,視為悔拍。”上述知情人士對記者指出,“既然決定進行第四次拍賣,為何要在競價過程中緊急叫停,這是否合法合規,對其他競拍人是否公平公正?競買人在開拍后才申請訴前保全,有無存在惡意攪局的嫌疑?”
管理人陳律師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之前拍賣的成交人在尾款支付上出現問題,沒能付清余款,管理人按照拍賣公告所述的約定繼續掛牌。但成交人向法院起訴,申請訴訟保全,所以法院要求撤回拍賣。”
陳律師還回應記者稱,管理人認為上述行為屬于悔拍,但深圳國勝認為不是悔拍,所以存在爭議。是否“悔拍”需要法院給出最終認
定。自己不便發表任何意見,以法院的裁定或者判決為準。
另一位管理人亦表示,目前階段不便發表意見。
此外,上海玻鋼院總經理柳偉鈞也向本報記者坦言:“暫停拍賣對公司業務經營造成一定影響,尤其對客戶來說,公司的股東方一直不能確定,這是大家所不希望的。”
就拍賣糾紛和深圳國勝的付款情況,撤回拍賣的原因以及是否合法合規、是否公平公正以及后續的處置方案等問題,本報記者多次致電上海市第三人民法院求證。
12月9日,主辦上海華信破產清算案的法官王益平表示,采訪要走流程,由院里安排。12月11日,該法院相關工作人員短信回復記者表示:“您的采訪函已收到。經過與案件承辦法官溝通,并請示領導,該案件與華信案密切相關,為不影響華信案的公正處理,暫時不宜接受采訪。”
換“馬甲”參拍?
按照拍賣規則,拍賣成交后買受人悔拍的,交納的保證金不予退還,計入上海華信的破產財產。保證金數額不足以彌補拍賣費用損失以及重新拍賣價款低于原拍賣價款的差價的,管理人有權向悔拍人追索。
前述知情人士向本報記者分析表示,11.48億元的成交價,深圳國勝繳納保證金1000萬元,后續又支付了1億元,還剩余10.38億元。也就是說,如果被認定為悔拍,并且第四次拍賣的成交價很低的情況下,深圳國勝可能不僅要失去上述資產,還要支付差額。
頗值得注意的是,前述知情人士還向記者透露:“深圳國勝在第四次拍賣時,換了一個馬甲,用另一家公司的名義繼續參拍。”
根據第四次拍賣規則,悔拍人不得參與本次競拍。
據該知情人士透露,第四次拍賣的6家競買人中,有一家名為“上海通用衛星導航”的公司,是深圳國勝和靜觀創投的關聯公司。
天眼查顯示,上海通用衛星導航有限公司成立于1995年7月31日,法人劉海旺。蔣麗霞持有該公司75.83%的股份,是公司大股東及實際控制人。本報記者通過股權關系未能發現上海通用衛星導航有限公司與深圳國勝、靜觀創投之間有關聯。
就資金是否充足、申請訴前保全的意圖以及是否換馬甲參拍等情況,本報記者多次撥打深圳國勝、靜觀創投及上海通用衛星導航的電話,截至發稿之時,尚未能聯系上深圳國勝方面。
此前有市場傳聞稱,拍下上述資產的買家背后或是房地產企業。
根據資產評估報告,上海玻鋼院位于上海奉賢區,土地性質為工業用地,擁有的土地面積為11萬平方米。
也有市場人士猜測,買家可能與材料制造行業有關。
公開信息顯示,上海玻鋼院承擔國家和上海市科技攻關、高科技項目、應用基礎項目和軍工配套科研試制生產和玻璃鋼復合材料、特種玻璃專業領域的研究、產品開發、生產銷售及“四技”服務,玻璃鋼復合材料的檢測,從事貨物和技術的進出口業務,自有房屋租賃。
據記者了解到,上市公司康達新材(002669.SZ)和中材科技(002080.SZ)就是參與拍賣的競買人之一。其中,康達新材在第三次落敗后,繼續參與第四次拍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