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西寧12月21日電 (孫睿 徐垚)記者21日從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青海油田分公司(簡稱“青海油田”)獲悉,青海油田在花土溝采油作業區開展微生物清防蠟現場試驗攻關,進一步探索豐富提高油田采收率的技術手段,推動柴達木盆地采油新區上產、老區穩產、效益增產。
青海油田是世界海拔最高的油氣田,地質結構復雜,地理環境多變,勘探開發成本相對較高。
今年,受低油價影響,油田投資、成本大幅壓減,勘探開發、產能建設、措施工藝等方面的成本管控面臨更嚴峻的挑戰。對此,青海油田在技術上精益求精,打好科技創新牌,推動新區上產、老區穩產及效益增產,在低成本“深水區”拿效益產量。
受低效井增多、設備老化等因素影響,“十三五”前期,青海油田機采指標逐年變差,為此扎實開展機采提效工作,今年共治理油井3456口,提高了6.4個百分點。針對地層水高礦化度的特性,因地制宜實施調驅調剖工藝,截至11月底,調剖調驅累計增油超過1萬噸。
為了確保油藏喝上“純凈水”,針對當前水處理加藥量大、污泥量大、處理費用高等問題,青海油田攻關研發了新型藥劑體系,藥劑費用降低25%,藥劑污泥降低50%。面對烏南、昆北、花土溝、躍進油田沿程硫酸鹽還原菌滋生、硫化物上升的問題,還采用生物激活劑對沿程硫酸鹽還原菌治理,水質達標率94.27%,同時持續攻關完善智能分注技術,有效保障了油田注水各項指標穩步提升。
青海油田立足各油藏主要矛盾,壓裂工藝對癥下藥,大力推進成熟工藝推廣、配套工藝完善、重點工藝攻關,為油田新區上產、老區穩產及效益增產提供了技術支撐。結合尕斯N1下段油藏特點,開展了尕斯N1下段整體壓裂建產工作,累計措施增油3.19萬噸。在油砂山、南翼山、尕斯N1下段油藏實施直井縫網壓裂工藝,增油7.47萬噸。同時,從設計源頭開展控成本、增效益工作,精簡施工步驟和施工工藝,優化低成本壓裂液體系,推廣石英砂支撐劑,應用自主研發壓裂工具,累計節約壓裂成本1254.4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