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北京12月19日訊 記者吳佳佳報道: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19日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重點人群新冠病毒疫苗接種工作有關情況。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科研攻關組疫苗研發專班負責人、國家衛生健康委副主任曾益新表示,在冬春季節到來之際,我國將對部分重點人群開展新冠病毒疫苗接種工作,這部分人群主要包括冷鏈物流人員、海關邊檢人員、醫療疾控人員,以及農貿市場和海鮮市場的工作人員、公共交通工作人員等,他們由于工作的關系,被新冠病毒感染的風險相對比其他人群更高。
曾益新說,后續隨著疫苗附條件上市或者正式批準上市,特別是隨著生產供應保障能力、產量逐漸提升,爭取做到高風險人群“應接盡接”,凡是符合條件者都能夠按時接種。
國家衛生健康委醫藥衛生科技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鄭忠偉介紹,我國7月份開始緊急接種新冠病毒疫苗,截至目前,已累計接種100多萬劑次,經過不良反應監測和追蹤觀察,總體安全性良好。
國家衛生健康委醫政醫管局監察專員焦雅輝表示,疫苗接種后常見的不良反應包括頭痛發熱、接種部位局部紅暈、硬塊、咳嗽、食欲不振、嘔吐、腹瀉等。為確保接種疫苗后產生的不良反應、特別是嚴重異常反應能夠及時有效處置,國家衛生健康委要求所有接種點既要具備接種條件,又要滿足救治需要。所有參與疫苗接種和救治保障工作的醫務人員要培訓合格后才能上崗,相關醫務人員要熟練掌握疫苗接種操作技術規范,對常見不良反應能夠及時識別、快速處置。
據了解,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已向成員單位和各省區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發出通知,要求相關部門和單位切實把好疫苗質量關,每一批疫苗都要經過嚴格檢驗,確保冷鏈運輸安全暢通、配送及時準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