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規劃是農村經濟社會長期發展的總體部署,是指導鄉村發展和建設的基本依據,在鄉村經濟發展、鄉村空間布局、鄉村人居環境、鄉村生態環境、鄉村文化遺產等領域具有重要作用和意義,是實現鄉村振興的重要基礎性手段。
由于歷史原因,相對于城市、縣城和中心鎮,鄉村規劃未得到足夠重視,尤其在欠發達地區,很多村莊處于無規劃、自然發展的狀態。由于既得不到經費投入的保障,也缺乏相應人才支撐,鄉村規劃編制流于應付或者根本就沒有。
筆者多次下鄉調研時發現,許多村莊有新房無新村,有新村無新貌。有的村莊搶建違建嚴重,有的村莊基礎設施薄弱,還有的村莊盲目建設造成歷史文化風貌破壞。因為缺少規劃,村莊建設中出現一系列問題,如土地浪費嚴重、資源利用效果差、基礎設施落后、產業發展環境差、環境污染難以治理和村莊自身特色缺失等,如果得不到妥善解決,將對鄉村振興造成影響和制約。
鄉村規劃工作要依靠鄉村、依靠村民,以激發鄉村開展規劃工作的積極性、自覺性、自主性,使鄉村規劃理念深入人心。要發揮村兩委作用,強化對村干部的規劃知識培訓,注重發揮鄉土人才、建筑工匠在規劃實施中的引領作用。要發揮規劃成果的示范引領作用,讓村民在實施鄉村規劃中受益,使規劃工作得到廣大村民的支持。要采取各種手段繼續推動規劃下鄉村,如把鄉村規劃經費列入各級財政預算,出臺政策鼓勵企事業單位、設計單位、大專院校組織團隊服務鄉村規劃等。
總之,通過一系列措施,兼顧短、中、遠期需求,就能逐漸解鄉村規劃之“渴”,使鄉村振興成為在規劃指導下的鄉村振興,從而推動鄉村振興工作打開新局面、鄉村展現新面貌。(童 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