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財經12月16日訊 中國血脂指南強調:依據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發病危險采取不同強度干預措施血脂異常防治的核心策略。對年齡低于55 歲人群應關注心血管病余生危險。
據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長胡大一介紹,國人血脂控制達標率低的原因主要有兩個:一方面是對血脂異常的知識所知甚少,對血脂的高低,有哪些危害認識不足;另一方面則是對長期用藥的安全性過于擔憂,認為“是藥三分毒”,藥吃多了會傷肝、傷腎,不能堅持長期有效治療。
總體心血管危險評估應按以下推薦的流程進行:
胡大一表示,“他汀”是英文statins的音譯,意思是“抑制劑”。他汀類藥物可以抑制膽固醇的生成,用于治療高膽固醇血癥,可減緩和逆轉動脈粥樣硬化病變,減少心血管事件,降低心血管疾病的病死率及總死亡率。
常見的他汀類藥物和使用劑量有:
據介紹,中國血脂指南建議臨床上依據患者血脂基線水平起始應用中等強度他汀,根據個體調脂療效和耐受情況,適當調整劑量或聯合使用依折麥布。
胡大一表示,中國人的血脂管理有國人自己的特點,須根據個體調脂療效和耐受情況,適當調整劑量。近80%的國人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都小于130mg/dL,這個基線水平普遍比歐美國家人低。可能是由于不同種族的問題,使用同樣劑量的他汀,中國患者出現副作用的幾率也比西方人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