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7日,浙江大自然戶外用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大自然戶外”)首發申請將上會。大自然戶外擬在上交所主板公開發行新股不超過2528.09萬股,擬募集資金凈額8.56億元,其中3.39億元用于“改性TPU面料及戶外用品智能化生產基地建設項目”、1.88億元用于“戶外用品自動化生產基地改造項目”、1.11億元用于“戶外產品技術研發中心建設項目”、6831萬元用于“越南戶外用品生產基地建設項目”、1.50億元用于“補充流動資金項目”。東方證券承銷保薦有限公司系本次發行的保薦機構。
大自然戶外擬募資額超過公司各期總資產,各期末公司總資產始終不足8億元。
2017年-2019年及2020年上半年,大自然戶外總資產分別為4.23億元、5.87億元、7.16億元、7.91億元,流動資產合計分別為2.63億元、3.23億元、3.34億元、3.87億元,占比分別為62.18%、54.94%、46.64%、48.96%。
2017年-2019年及2020年上半年,大自然戶外負債合計分別為2.44億元、2.06億元、2.00億元、1.80億元,其中流動負債小計分別為2.23億元、1.85億元、1.78億元、1.47億元,占比分別為91.08%、89.84%、88.89%、81.44%。
大自然戶外營收逐年增長,但增速逐年下滑;凈利出現波動,與營收增速不匹配。2017年、2018年、2019年,大自然戶外的營業收入增速分別為25.31%、19.78%、7.16%,凈利潤增速分別為36.79%、-8.68%、60.86%。
2017年-2019年及2020年上半年,大自然戶外的營業收入分別為4.25億元、5.09億元、5.45億元、3.42億元,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分別為7.17億元、4.92億元、5.48億元、2.84億元;歸屬凈利潤分別為8943.96萬元、8167.23萬元、1.31億元、9492.46萬元、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分別為2.87億元、6275.09萬元、8577.64萬元、1.04億元。
充氣床墊系大自然戶外第一大主營產品,各期收入占公司主營業務收入比例在69%-74%之間。但公司充氣床墊產量和產能利用率卻在逐年下滑。
2017年-2019年及2020年上半年,大自然戶外充氣床墊產品的產能分別為330.00萬件、350.00萬件、360.00萬件、200.00萬件,產量分別為366.94萬件、354.60萬件、336.28萬件、167.20萬件,產能利用率分別為111.19%、101.31%、93.41%、83.60%。
大自然戶外的毛利率走勢與同行背道而馳,且各期公司毛利率始終為同行之冠。
2017年-2019年及2020年上半年,大自然戶外的主營業務毛利率分別為35.99%、35.06%、39.82%和41.57%,上升趨勢明顯。同行業上市公司相關戶外用品業務毛利率的平均值分別為30.58%、26.02%、28.68%和29.11%,呈明顯下滑趨勢。
各期,同行中,牧高笛相關業務毛利率分別為29.22%、23.36%、25.29%、25.61%,浙江永強相關業務毛利率分別為27.57%、21.35%、29.55%、32.20%,聚杰微纖相關業務毛利率分別為35.71%、32.54%、31.29%、28.03%,開潤股份相關業務毛利率分別為29.81%、26.83%、28.58%、30.58%。
2017年-2019年及2020年上半年,大自然戶外的應收賬款金額分別為5029.22萬元、8366.26萬元、8862.79萬元和1.53億元,占同期營業收入比例分別為11.85%、16.45%、16.26%和44.79%。
今年上半年,大自然戶外應收賬款飆升。2018年、2019年、2020年上半年,大自然戶外應收賬款賬面余額同比增幅分別為66.35%、5.93%、72.98%;2018年、2019年,公司營收增幅分別為19.78%、7.16%。
各期,大自然戶外的應收賬款逾期金額分別為611.18萬元、2159.27萬元、2088.11萬元、2391.70萬元。
大自然戶外公司控股股東為揚大管理,實際控制人為夏永輝、陳甜敏夫婦。揚大管理由夏永輝、陳甜敏夫婦100%持股。2017年,大自然戶外收購實控人旗下2家企業,同時向實控人轉出2家企業。
2017年,大自然戶外作價8920.00萬元收購上海眾大100%股權,作價1600.00萬元收購上海大自然100%股權。
大自然戶外同一控制下收購上述兩家公司的交易金額合計為1.05億元,占發行人2016年末資產凈額的比例為59.64%,根據《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管理辦法》的規定,上述同一控制下收購事項構成重大資產重組。
大自然戶外還因上述收購承繼了揚大管理2014年收購上海眾大時產生的1682.92萬元的商譽。
此外,2017年,大自然戶外作價7250.00萬元向實控人轉讓持有的瑞輝房地產100%股權、作價2000.00萬元將持有的潤豐小貸10%的出資額轉讓給實控人。
兩家媒體均發表報道對大自然戶外上述對實控人旗下2家公司的收購提出質疑。
《大眾證券報》發表報道《大自然收購大股東資產次年即虧損,收購后因違反勞動法遭罰》,指出,上海眾大在收購后的第二年即出現虧損。收購后的第二年(2018年),上海眾大凈利潤為-13.69萬元,而大自然并未對上海眾大計提商譽減值。對比大自然前后披露的兩份招股書發現,在2019年一年的時間內,上海眾大的總資產大幅縮水,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6月30日,上海眾大的總資產為9328萬元,凈資產為3554萬元,到了2019年末,上海眾大的總資產為5666萬元,凈資產為3792萬元。
就在收購后的第二年,上海眾大受到行政處罰。2018年5月,上海市松江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出具《行政處罰決定書》(第2120180229號),上海眾大違法延長17名勞動者2018年1月工作時長共計252小時,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四十一條之規定,決定給予其警告、罰款1700元的處罰。
《IPO日報》也發表報道《大自然“愛上”實控人的高價資產》,指出,2016年,上海眾大實現的營業收入為33939.58萬元,利潤總額為190.54萬元。截至2016年末,上海眾大的資產凈額為2460.74萬元,8920萬元的轉讓價格較2016年末凈資產的增資率為262.49%。2016年,上海大自然的營業收入為2.34萬元,利潤總額為60.25萬元,截至2016年年末的資產凈額為99.53萬元。以此計算,上海大自然的1600萬元的轉讓價格較其2016年末凈資產的增資率為1507.56%。可以看出,上海眾大和上海大自然和收購增值率都較高。那么,大自然戶外和實控人之間的交易價格是否公允?
中國經濟網記者就相關問題采訪大自然戶外,對方表示對于提出的問題會認真研究分析,但截至發稿,未獲具體回復。
充氣床墊廠商擬主板募資8.6億元
大自然戶外主要從事充氣床墊、戶外箱包、頭枕坐墊等戶外運動用品的研發、設計、生產和銷售。
2017年-2019年及2020年上半年,充氣床墊收入占大自然戶外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別為73.98%、72.82%、69.13%、73.07%,戶外箱包收入占比分別為12.95%、12.84%、12.82%、11.15%,頭枕坐墊收入占比分別為9.93%、8.92%、11.77%、7.72%。
公司控股股東為揚大管理,實際控制人為夏永輝、陳甜敏夫婦。
截至本招股說明書簽署日,揚大管理持有公司5400.00萬股股份,持股比例為71.20%,為公司控股股東。
夏永輝通過揚大管理間接持有公司68.71%的股份,通過瑞聚投資、瑞騰投資間接持有公司3.88%的股份,合計持有公司72.59%的股份并擔任公司董事長;陳甜敏通過揚大管理間接持有公司2.49%的股份并擔任公司董事、副總經理。二人合計持有公司75.08%的股份,對公司共同實施控制。二人簡歷如下:
夏永輝:男,1970年出生,中國國籍,無永久境外居留權。1993年1月至2000年8月,擔任天臺縣旅游品廠副廠長;2000年9月至2004年12月,擔任大自然有限監事;2004年12月至2018年6月,擔任大自然有限執行董事、經理;2018年6月至今,擔任公司董事長。
陳甜敏:女,1981年出生,中國國籍,無永久境外居留權。1999年1月至2000年8月,擔任天臺縣旅游品廠銷售員;2000年9月至2012年10月,擔任大自然有限銷售經理;2012年10月至2018年6月,擔任大自然有限副總經理;2018年6月至今,擔任本公司董事、副總經理。
大自然戶外擬在上交所主板公開發行新股2528.09萬股,占發行后總股本的比例不低于25%,擬募集資金凈額8.56億元,其中3.39億元用于“改性TPU面料及戶外用品智能化生產基地建設項目”、1.88億元用于“戶外用品自動化生產基地改造項目”、1.11億元用于“戶外產品技術研發中心建設項目”、6831萬元用于“越南戶外用品生產基地建設項目”、1.50億元用于“補充流動資金項目”。東方證券承銷保薦有限公司系本次發行的保薦機構。
擬募資額超公司總資產:截至今年6月末總資產不足8億元
大自然戶外擬在上交所主板募集資金8.56億元,其中1.5億元用于補流。大自然戶外擬募資額超過公司各期總資產。
2017年-2019年及2020年上半年,大自然戶外總資產分別為4.23億元、5.87億元、7.16億元、7.91億元,流動資產合計分別為2.63億元、3.23億元、3.34億元、3.87億元,占比分別為62.18%、54.94%、46.64%、48.96%。
各期,大自然戶外貨幣資金分別為1.01億元、0.92億元、0.77億元、1.37億元。
2017年-2019年及2020年上半年,大自然戶外負債合計分別為2.44億元、2.06億元、2.00億元、1.80億元,其中流動負債小計分別為2.23億元、1.85億元、1.78億元、1.47億元,占比分別為91.08%、89.84%、88.89%、81.44%。
各期,公司短期借款分別為4800.00萬元、6620.59萬元、4691.95萬元、4226.51萬元,長期借款分別為0元、0元、155.36萬元、1318.50萬元。
營收增速下滑凈利波動 二者增速不匹配
大自然戶外營收逐年增長,但增速逐年下滑;凈利出現波動,與營收增速不匹配。2017年、2018年、2019年,大自然戶外的營業收入增速分別為25.31%、19.78%、7.16%,凈利潤增速分別為36.79%、-8.68%、60.86%。
2017年-2019年及2020年上半年,大自然戶外的營業收入分別為4.25億元、5.09億元、5.45億元和3.42億元,歸屬凈利潤分別為8943.96萬元、8167.23萬元、1.31億元和9492.46萬元。
同期,公司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分別為7.17億元、4.92億元、5.48億元、2.84億元,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占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168.77%、96.71%、100.59%、82.94%;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分別為2.87億元、6275.09萬元、8577.64萬元、1.04億元,與凈利潤的差額分別為1.98億元、-1892.14萬元、-4560.50萬元、944.81萬元。
據大自然戶外招股書,2017年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金額較大,主要系發行人原子公司瑞輝房地產于2017年收取2.89億元房屋預售款所致。2020年1-6月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占當期營業收入的比例有所下降,主要由于上半年為發行人銷售旺季且主要集中在第二季度,部分貨款未至信用期所致。2020年1-6月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高于凈利潤944.81萬元,差異金額相對較小,主要是由于折舊和攤銷、資產減值準備的影響,上述因素合計金額為1,035.57萬元,相應減少凈利潤但未引起經營活動現金凈額的減少。
3年1期毛利率同行奪冠 走勢與同行反向
大自然戶外的毛利率走勢與同行背道而馳,且各期公司毛利率始終為同行之冠。
2017年-2019年及2020年上半年,大自然戶外的主營業務毛利率分別為35.99%、35.06%、39.82%和41.57%,上升趨勢明顯。同行業上市公司相關戶外用品業務毛利率的平均值分別為30.58%、26.02%、28.68%和29.11%,呈明顯下滑趨勢。
各期,同行中,牧高笛相關業務毛利率分別為29.22%、23.36%、25.29%、25.61%,浙江永強相關業務毛利率分別為27.57%、21.35%、29.55%、32.20%,聚杰微纖相關業務毛利率分別為35.71%、32.54%、31.29%、28.03%,開潤股份相關業務毛利率分別為29.81%、26.83%、28.58%、30.58%。
大自然戶外招股書稱,報告期內,上述同行業上市公司相關戶外用品業務毛利率的平均值呈現先下降后上升的趨勢,與發行人主營業務毛利率的變動趨勢保持一致,變動趨勢與同行業上市公司不存在差異。
拳頭產品產量、產能利用率逐年下滑
充氣床墊系大自然戶外第一大主營產品,各期收入占公司主營業務收入比例在69%-74%之間。但公司充氣床墊產量和產能利用率卻在逐年下滑。
2017年-2019年及2020年上半年,大自然戶外充氣床墊產品的產能分別為330.00萬件、350.00萬件、360.00萬件、200.00萬件,產量分別為366.94萬件、354.60萬件、336.28萬件、167.20萬件,產能利用率分別為111.19%、101.31%、93.41%、83.60%。
大自然戶外招股書稱,公司業務集中在戶外運動用品的研發、設計、生產及銷售。報告期內伴隨公司充氣床墊產品的不斷推陳出新、客戶需求以及訂單量的增加,公司充氣床墊產品的產能利用率始終保持較高水平。報告期內公司通過引入先進設備、提升生產效率等措施,逐步擴大提升生產能力。2020年1-6月發行人產能利用率略有下降,主要系受疫情、停工等因素影響,上半年產品產量規模略有下降所致。
8成以上主營收入靠外銷
據招股書,2017年-2019年及2020年上半年,大自然戶外外銷收入金額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別為84.41%、85.46%、80.83%和84.37%,占比基本保持穩定。
大自然戶外招股書表示,發行人境外銷售中,歐洲、北美洲、大洋洲等地區為發行人境外銷售的主要集中區域,同時部分產品銷售至日本、韓國等亞洲國家,銷往其他國家和地區的金額及占比均較小。
今年上半年應收賬款飆升73% 逾期應收賬款達2391萬元
2017年-2019年及2020年上半年,大自然戶外的應收賬款金額分別為5029.22萬元、8366.26萬元、8862.79萬元和1.53億元,占同期營業收入比例分別為11.85%、16.45%、16.26%和44.79%。
今年上半年,大自然戶外應收賬款飆升。2018年、2019年、2020年上半年,大自然戶外應收賬款賬面余額同比增幅分別為66.35%、5.93%、72.98%;2018年、2019年,公司營收增幅分別為19.78%、7.16%。
大自然戶外招股書稱,2020年6月末,發行人應收賬款期末余額較2019年末增長6,467.78萬元、增長幅度較大,主要是由于截至2020年6月末較大金額應收賬款尚在信用期內所致。2020年上半年,受疫情等因素影響發行人集中于第二季度進行發貨,導致第二季度收入確認金額相對較大。2020年第二季度發行人實現主營業務收入金額為19,621.23萬元,截至2020年6月末部分應收賬款尚在信用期內,導致期末應收賬款金額相對較大。
各期,大自然戶外的應收賬款逾期金額分別為611.18萬元、2159.27萬元、2088.11萬元、2391.70萬元。
大自然戶外招股書表示,報告期各期末,發行人存在一定的逾期應收賬款情形。2018年末、2019年末及2020年6月末公司逾期應收賬款金額相對較大,主要系與California Innovations Inc.、揚州市晨美旅游用品廠產生貨款爭議和糾紛未向發行人及時支付貨款,導致逾期應收賬款金額有所增加,為發行人各期末逾期應收賬款的主要組成部分。公司針對上述客戶應收賬款已經將尚未收回金額全額計提壞賬準備。剔除上述客戶影響后,發行人各期末逾期應收賬款金額占各期末應收賬款余額的比例分別為11.00%、10.99%、16.80%和11.96%,占比相對較低。
招股書稱,報告期各期,發行人逾期應收賬款的整體回收情況良好。受2020年疫情等因素影響,部分客戶付款審批流程進度較慢,導致發行人2019年末及2020年6月末逾期應收賬款的期后回款比例相對較低,發行人正在積極催收過程中。
值得注意的是,大自然戶外曾出現過大客戶應收賬款全額計提為壞賬的情況。2018年,大自然戶外對California Innovations Inc(以下簡稱“CII”)應收賬款為1327.99萬元,計提壞賬準備663.21萬元,計提比例49.94%。到2019年末,大自然戶外對CII的658.50萬元應收賬款全額計提壞賬準備。2019年末,大自然戶外還對揚州市晨美旅游用品廠的62.10萬元應收賬款全額計提壞賬準備。2020年6月末,大自然戶外對CII 572.26萬元應收賬款全額計提壞賬準備,對揚州市晨美旅游用品廠62.10萬元應收賬款全額計提壞賬準備。
大自然戶外招股書稱,2018年發行人向California Innovations Inc.銷售箱包類產品并確認了收入及應收賬款。California Innovations Inc.在收到貨物后與發行人就付款事項產生爭議和糾紛且未向發行人支付貨款。2018年末,上述應收賬款余額折合人民幣1,327.99萬元,發行人將其全額計提了壞賬準備。發行人已就出口銷售向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投保,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于2019年1月出具《賠付通知書》,向發行人賠付99.10萬美元并由其向對方追索,2019年2月發行人收到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理賠的99.10萬美元。發行人于2019年末將剩余應收賬款即94.90萬美元折合人民幣658.50萬元全額計提了壞賬準備。2020年1-6月,California Innovations Inc.應收賬款回款13.56萬美元折合人民幣96.96萬元;剩余應收賬款80.83萬美元折合人民幣572.26萬元,發行人已全額計提壞賬準備。
銷售越來越依賴迪卡儂
2017年-2019年以及2020年1-6月,迪卡儂連續蟬聯大自然戶外第一大客戶的席位。2017年、2018年、2019年、今年上半年,大自然戶外對迪卡儂的銷售金額為7666.77萬元、11149.91萬元、15734.71萬元、12427.68萬元,占當期收入的比例為18.06%、21.93%、28.87%、36.31%。
迪卡儂對大自然戶外逐年攀升的銷售金額與其他客戶形成鮮明對比。LSO LP為大自然戶外2017年、2018年的第二大客戶,2019年降至第三大客戶,2020年上半年,該公司未出現在大自然戶外前5大客戶名單上。2017年-2019年,大自然戶外對LSO LP的銷售金額逐年下滑,分別為4226.37萬元、3838.37萬元、3397.98萬元,占營收的比例也同步下滑,分別為9.95%、7.55%、6.24%。
Balluck Outdoor Gear Corp.系大自然戶外2017年第三大客戶,2019年、2020年上半年第4大客戶,各期銷售金額分別為3075.37萬元、2368.96萬元、1202.22萬元,占營業收入比例分別為7.24%、4.35%、3.51%,均呈下滑趨勢。2018年,該公司未出現在大自然戶外前五大客戶名單中。
今年上半年,除了迪卡儂外,大自然戶外對其他前四名客戶當期合計實現的銷售金額為5142.70萬元,遠不及對迪卡儂一家的銷售金額,這四名客戶當期的銷售金額占大自然戶外當期營收的比例均在5%以下。
3年1期銷售費用率遠低于同行
3年1期,大自然戶外的銷售費用率遠遠低于同行。各期,大自然戶外的銷售費用分別為1788.59萬元、1704.47萬元、1823.25萬元和833.46萬元,占當期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4.21%、3.35%、3.35%和2.44%。同行銷售費用率平均值分別為7.49%、7.45%、8.29%、6.95%。
大自然戶外招股書稱,由于經營模式、主要產品、客戶結構等有所差異,公司與同行業上市公司的銷售費用率存在一定的差異,差異原因具有合理性。
今年上半年管理費用率大降 同行上升
大自然戶外的管理費用2017年后大降,今年上半年管理費用率大降,而同行為升勢。各期,大自然戶外的管理費用分別為5125.63萬元、2601.40萬元、2909.16萬元、1308.23萬元,管理費用率分別為5.56%、5.12%、5.34%、3.82%,同行平均值分別為5.51%、5.20%、5.44%、6.03%。
大自然戶外招股書稱,2017年公司因員工股權激勵事項確認股份支付費用2,766.31萬元,剔除股份支付費用后,報告期內管理費用金額分別為2,359.32萬元、2,601.40萬元、2,909.16萬元和1,308.23萬元,占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5.56%、5.12%、5.34%和3.82%,報告期內變動幅度較小、基本保持穩定,不存在逐期下降的情形。2020年1-6月,發行人管理費用率較2019年下降1.52個百分點,一方面由于上半年為發行人銷售旺季、收入金額相對較大,而管理費用中的人工成本等支出在全年發生較為均勻,導致人工成本占銷售收入的比例下降;另一方面,由于上半年疫情影響,發行人管理費用中差旅交通費、業務招待費等有所下降。上述因素綜合導致2020年上半年發行人管理費用率相應下降。報告期內發行人管理費用率與同行業上市公司相比不存在重大差異。上述同行業上市公司中,牧高笛管理費用率水平較高,浙江永強、聚杰微纖、開潤股份、發行人管理費用率基本保持一致、不存在顯著差異。
3年研發費用率超同行 今年上半年不及同行
過去3年,公司研發費用率高于同行均值,但今年上半年不及同行均值。2017年-2019年及2020年上半年,大自然戶外研發費用分別為1519.05萬元、1841.99萬元、1962.49萬元和995.68萬元,占當期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3.58%、3.62%、3.60%、2.91%,同行平均值分別為2.34%、2.63%、3.05%、2.99%。
大自然戶外各期研發費用中,人工成本分別為805.73萬元、1071.95萬元、1224.23萬元、630.69萬元,占比分別為53.04%、58.19%、62.38%、63.34%。
2017年與實控人之間兩買兩賣 承繼商譽1683萬元
大自然戶外公司控股股東為揚大管理,實際控制人為夏永輝、陳甜敏夫婦。揚大管理由夏永輝、陳甜敏夫婦100%持股。2017年,大自然戶外收購實控人旗下2家企業,同時轉出2家企業。
2017年,大自然戶外作價8920.00萬元收購上海眾大100%股權,作價1600.00萬元收購上海大自然100%股權。
大自然戶外同一控制下收購上述兩家公司的交易金額合計為1.05億元,占發行人2016年末資產凈額的比例為59.64%,根據《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管理辦法》的規定,上述同一控制下收購事項構成重大資產重組。
大自然戶外還因上述收購背負1682.92萬元的商譽。
大自然戶外招股書表示,報告期各期末,大自然戶外商譽金額均為1682.92萬元。2014年3月21日揚大管理同上海富凱電子制造有限公司(上海眾大更名前名稱)的股東簽訂了股權轉讓協議,收購取得上海富凱電子制造有限公司100%股權,轉讓價格為8,820.00萬元,2014年4月上述股權轉讓完成資產交割。按照《企業會計準則第20號——企業合并》有關規定,根據揚大管理收購價格與實際交割日標的資產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之間的差額,揚大管理確認商譽金額1,682.92萬元。2017年10月,發行人向揚大管理收購上海眾大,形成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并,被收購方上海眾大資產、負債(包括揚大管理收購時形成的商譽)以其在揚大管理報表中的賬面價值為基礎承繼至發行人報表中。
此外,2017年,大自然戶外作價7250.00萬元向實控人轉讓持有的瑞輝房地產100%股權、作價2000.00萬元將持有的潤豐小貸10%的出資額轉讓給實控人。
兩媒體質疑關聯收購
兩家媒體均發表報道對大自然戶外上述對實控人旗下2家公司的收購提出質疑。
《大眾證券報》發表報道《大自然收購大股東資產次年即虧損,收購后因違反勞動法遭罰》,指出,上海眾大主要從事戶外床墊等產品的生產和銷售,在收購后的第二年即出現虧損。招股書顯示,收購前,上海眾大在2016年利潤總額為190萬元,截至2016年末,資產總額為6461萬元,資產凈額為2461萬元。收購后的第二年(2018年),上海眾大凈利潤為-13.69萬元,而大自然并未對上海眾大計提商譽減值。對比大自然前后披露的兩份招股書發現,在2019年一年的時間內,上海眾大的總資產大幅縮水,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6月30日,上海眾大的總資產為9328萬元,凈資產為3554萬元,到了2019年末,上海眾大的總資產為5666萬元,凈資產為3792萬元。
就在收購后的第二年,上海眾大受到行政處罰。2018年5月,上海市松江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出具《行政處罰決定書》(第2120180229號),上海眾大違法延長17名勞動者2018年1月工作時長共計252小時,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四十一條之規定,決定給予其警告、罰款1700元的處罰。
《IPO日報》也發表報道《大自然“愛上”實控人的高價資產》,指出,據悉,瑞輝房地產成立于2015年1月,2016年未實現營業收入,且利潤總額為-340.66萬元。截至2016年末,瑞輝房地產的資產凈額為4617.28萬元,但招股書未披露當時瑞輝房地產的資產狀況。也就是說,上述瑞輝房地產7250萬元的轉讓價較其2016年末凈資產的增值率為57.02%。那么,剛成立不久的瑞輝房地產,瑞輝投資(揚大管理持有瑞輝投資90%的股權)為何愿意花7250萬元來購買?
2016年,上海眾大實現的營業收入為33939.58萬元,利潤總額為190.54萬元。截至2016年末,上海眾大的資產凈額為2460.74萬元,8920萬元的轉讓價格較2016年末凈資產的增資率為262.49%。
2016年,上海大自然的營業收入為2.34萬元,利潤總額為60.25萬元,截至2016年年末的資產凈額為99.53萬元。以此計算,上海大自然的1600萬元的轉讓價格較其2016年末凈資產的增資率為1507.56%。
可以看出,上海眾大和上海大自然和收購增值率都較高。那么,大自然戶外和實控人之間的交易價格是否公允?
報告期分紅1.1億元
大自然戶外在報告期內進行2次股利分配,合計分紅1.1億元,這2次分紅均發生在2017年。
2017年6月8日,經公司股東會審議通過,決定以公司2016年末可供分配利潤為基礎,分配現金股利共計5,000.00萬元。
2017年9月8日,經公司股東會審議通過,決定以公司2017年6月末可供分配利潤為基礎,分配現金股利共計6,000.00萬元。
2018年因違反勞動法遭罰
2018年,大自然戶外的全資子公司上海眾大受到行政處罰。
根據上海市松江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于2018年5月29日出具的《行政處罰決定書》(第2120180229號),上海眾大違法延長17名勞動者2018年1月工作時長共計252小時,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四十一條之規定,現決定給予其警告、罰款1,700元的處罰。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四十一條規定:“用人單位由于生產經營需要,經與工會和勞動者協商后可以延長工作時間,一般每日不得超過一小時;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長工作時間的,在保障勞動者身體健康的條件下延長工作時間每日不得超過三小時,但是每月不得超過三十六小時。”
此外,天眼查顯示,2015年10月10日,大自然戶外存在一份開庭公告,案號為天勞人仲案字(2015)0206號,原告為聞某某,被告為大自然戶外前身浙江大自然旅游用品有限公司,審理法院為浙江省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