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前這批豬就能出欄,11個豬舍出欄量能達1萬頭,收入100多萬元不成問題。”山東省德州市陵城區宋家鎮東于河村養殖戶劉國勇告訴記者。
劉國勇是養豬的“老把式”,根據多年的生豬養殖經驗,去年他將養殖規模擴大到300余頭,出欄時正趕上好價格,賺了個盆滿缽溢。今年,他想進一步擴大規模,但仔豬、飼料等價格卻水漲船高,這讓劉國勇很著急。然而這一問題通過宋家鎮政府的牽線搭橋迎刃而解——今年1月,鎮里引導劉國勇與該鎮新引進的溫氏畜牧有限公司對接,通過“公司+農戶”的合作模式,由對方提供仔豬和飼料等,通過代養模式降低養殖投入及風險。吃下“定心丸”,劉國勇將養殖規模一下擴大到3000頭。
“畜牧業是產業興旺的重要力量、農民生活富裕的重要來源。我們要充分發揮既有優勢,主動求變、科學謀劃,以新模式、新業態帶動產業發展,打造產業穩定、企業增效、農民致富的多贏格局。”宋家鎮黨委書記康榮強說。
宋家鎮有畜牧養殖傳統,經過多年發展,形成諸多規模較大的畜禽養殖基地,培養出多個農牧食品加工企業。為進一步推動產業轉型升級,該鎮引進優良畜禽品種,調整優化畜牧業結構,并招商引資,精準對接畜牧養殖龍頭企業。去年3月,宋家鎮政府與廣東溫氏食品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簽訂合作協議,溫氏公司投資2.3億元在宋家鎮建設生豬養殖一體化項目,首期項目于去年6月奠基。
根據協議,通過“公司+農戶(家庭農場)”的產業化運作模式,溫氏公司與養殖戶簽訂協議,利用原養殖大戶的達標豬舍和人力開展代養業務。養殖戶向公司交納一定的合作保證金,公司負責提供仔豬、飼料、技術指導,同時負責肉豬的回收銷售。通過優勢互補,打造產、供、銷一條龍的經營模式。
互利共贏的發展模式迅速激活了宋家鎮的養殖產業活力。該鎮先后有9個養殖大戶與溫氏公司合作,年可上市肉豬達10萬頭。更為重要的是,借助龍頭企業的帶動,鎮里越來越多的養殖戶實現了從傳統養殖向標準化、自動化、規模化養殖的轉型。看到廣闊的發展前景后,溫氏公司的投資信心更加堅定。截至目前,公司養殖基地配懷舍、分娩舍、公豬站等項目相繼建成。全部投用后年可飼養種豬2萬頭,提供仔豬40萬頭,上市肉豬39萬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