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1日,教育部學校規劃建設發展中心到作業幫調研智慧教育、教育扶貧情況,并正式啟動“基于在線教育的未來學校形態變革研究與實驗”合作。教育部學校規劃建設發展中心主任陳鋒、黨總支專職副書記易輝明、研究與數據處副處長張智、作業幫執行總裁蘇靜等出席合作啟動儀式。
陳鋒主任一行來到作業幫直播間,深入調研作業幫“雙師”、“三師”教學和“大班小組課”等線上教育模式,瀏覽智能備課系統、互動直播系統、線上測評系統、自適應練習系統、輔導老師工作臺、數據倉庫、Cocos課件技術等作業幫自研系統平臺和功能,了解作業幫直播課設計理念和真實線上教學場景,以及作業幫如何基于3億的超大規模智能題庫,搭建起教、學、測、練、評全鏈條數字化的線上學習環境。與作業幫直播課一線主講老師、輔導老師代表進行深入交流,調研作業幫如何通過人工智能和大數據等技術,動態掌握學生學情和需求,并精準匹配學習資源,顯著提高教與學的效率。在作業幫智慧教室,陳鋒主任一行參觀了作業幫“寸功”大數據平臺,調研了作業幫、作業幫口算、鴨鴨低幼、喵喵機等多款教育產品,聽取了作業幫在疫情期間落實“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所做的貢獻,以及參與教育扶貧的行動和成果。
2020年初,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作業幫于大年初一上線“春季加油站計劃”,成為國內首家為全國學生提供免費直播課程的教育機構,五周時間內即完成了近2000節精品在線課程及疫情防控、傳統文化、詩詞鑒賞等不同類型素養課程,學員人數突破3300萬人次。與此同時,應“三區三州”部分地方教育局的支援需求,作業幫向受疫情影響較為嚴重的地區免費提供線上課程及教學服務平臺,有力支持當地中小學開展網絡教學。
據悉,自2018年啟動“千帆公益計劃”以來,作業幫公益團隊先后在新疆、西藏、河北、甘肅、內蒙、云南、青海等7省區的貧困地區開展精準扶貧活動,累計投入優質課程、教育硬件產品、學習物資等價值8000余萬元。2020年11月,在教育部學校規劃建設發展中心的統籌下,作業幫向甘肅西和縣提供了包括校內同步課程、答疑解題、教學課件制作等覆蓋西和縣所有學校學生、老師的全套學習解決方案。
在教育部學校規劃建設發展中心主任陳鋒、作業幫執行總裁蘇靜的見證下,雙方舉行“基于在線教育的未來學校形態變革研究與實驗”合作啟動儀式。未來,雙方將在“未來學校研究與實驗計劃”的框架內,面向2035遠景目標,在數字教育普惠、線上線下教育融合、教育大數據應用、教育技術創新、學習方式變革、教師培訓、公益扶貧等領域開展務實和深入的合作。同時,雙方將圍繞未來學校探索的難點問題,組織開展5個實驗研究課題,有關成果將擇優納入“未來學校研究與實驗計劃”重大創新成果。
教育部學校規劃建設發展中心是教育部直屬事業單位,以服務教育改革創新為使命,致力于建設教育創新要素聚集的平臺,推動全球教育創新。“未來學校研究與實驗計劃”由教育部學校規劃建設發展中心于2017年面向全國發起,旨在根據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確定的核心任務,聚焦基礎教育和0-18歲兒童的發展,應用新理念、新思路、新技術,面向未來推動學校形態變革和全方位改革創新。
作業幫成立以來,把讓優質教育觸手可及作為企業使命,以科技助力教育普惠,采取技術與教育雙驅動的思路,通過技術創新推動教與學模式的變革,有效打破了地域和經濟發展水平的制約,實現了優質教育資源的共享和滲透。
作為在線教育的引領者和未來教育的探索者,作業幫堅持做學校教育的有益補充,努力搶抓國家新基建發展戰略機遇,對自身技術、數據、平臺和優質教育資源進行模塊化整合,積極探索賦能公立教育體系的有效路徑。此次作業幫攜手教育部學校規劃建設發展中心,以“未來學校研究與實驗計劃”核心理念為指引,將為各地和學校打造數字化學習場景、推進大規模訂制化教育服務、開展基于大數據的教育評價等未來學校前沿探索提供有力支撐,為國家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和建設教育強國貢獻更大的力量。